明溪:野鳥觀賞 進入佳期
2018-01-12 09:44:59肖書平?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017年12月6日,明溪蓋洋鎮白嵐村,鴛鴦戲水。 1月6日,針尾鴨在鴛鴦群中戲水。 東南網1月12日訊(福建日報 肖書平 文/圖) 首次發現針尾鴨 冬季是明溪野生鳥類遷移高峰期。最近兩三個月,慕名前來的鳥友們頗有眼福,接連在夏坊鄉水口水域、蓋洋鎮城嵐溪水域、城關鄉羅翠等濕地,欣賞到了大量越冬鴛鴦,還發現了斑背潛鴨、小天鵝、斑嘴鴨等罕見冬候鳥。1月6日,明溪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技術人員還在夏坊鄉的李沂村濕地,監測到兩只針尾鴨。這一發現填補了明溪縣針尾鴨的記錄空白。 1月6日,隆冬的嚴寒和滂沱的冬雨,擋不住監測人員的工作熱情,通過長時間的偽裝蹲守,長焦鏡頭先后收錄了在這里越冬的眾多冬候鳥——歡快暢游的野生鴛鴦、翩翩起舞的斑嘴鴨,以及本地的留鳥——黑水雞、白胸苦惡鳥、灰背燕尾……其中一只個頭大小貌似斑嘴鴨、外形特征與雌鴛鴦相接近的野鴨,引起監測人員的特別關注。 當晚,通過查閱資料、比對圖譜資料,監測站的郭利良工程師在省上專家的指導下,確認為雌性針尾鴨。 據介紹,針尾鴨在明溪屬于首次發現。針尾鴨每年10月末11月初開始遷到中國南方越冬,次年3月大量到達中國華北和東北地區,4月初至4月中旬基本到達中國北部繁殖地或遷離中國繁殖。 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低危物種和我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候鳥遷徙高峰已到 2017年11月開始,在明溪城關的羅翠水庫發現大量的越冬鴛鴦。之后,又有蓋洋鎮的湖上村發現天鵝一家四口、夏坊鄉中溪村有冬候鳥斑背潛鴨現身的鳥訊傳出。國內外大批觀鳥愛好者集聚于明溪縣的山水林田間,靜靜等候這些精靈間或閃出樹林,一睹芳容。 “遷徙鳥,知多少,飛時遮盡云和月,落時不見山邊草?!泵飨h位于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每年有數百萬只候鳥經過,其中很多會選擇在此停歇、越冬。去年末,野鴨等遷徙候鳥已經陸續到蓋洋、夏坊等區域,鶇科類林鳥則主要集中在夏陽鄉的瓦溪、良村區域越冬,到今年3月,各類冬候鳥還將陸續到達。目前,明溪已經進入觀賞冬候鳥的最佳季節。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近年來觀鳥群體日益擴大、鳥類觀察點逐步開發,罕見或偶見候鳥的記錄層出不窮,很多類似于斑背潛鴨、小天鵝這樣的隱秘遷徙候鳥都有所發現,為研究其遷徙行為奠定基礎。而隨之成立的觀鳥組織則通過舉辦觀鳥和環保宣教活動,普及了鳥類和棲息地保護的相關知識,提升了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一舉多得。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