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欽:“光明使者”援藏不辱使命
2018-03-13 10:11:24樂小麗 鄭曉明?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沙縣記者站 樂小麗 通訊員 鄭曉明 陳欽是國網沙縣供電公司的輸配電高級督查師。2016年8月被三明市電業局抽派參與執規督查1年,隨后被抽調支援西藏。援藏4個月,他克服高原反應,冒著地震的危險,出色完成了高低壓改造任務。 藏區的“光明使者” 去年8月初,陳欽剛剛完成執規督查,還未返回原公司上班,就接到緊急通知:三明電業局組織援藏項目小組遠赴西藏林芝市巴宜區開展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幫扶工作,為期兩個月,需要一個精通輸配電督查和執規專責的技術骨干。陳欽是全局少有的符合條件的人選之一,局里決定抽調他。 接到通知后,陳欽沒有猶豫,簡單準備后踏上了援藏旅程。 陳欽所在的小組負責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和米瑞鄉的高低壓改造工程。抵達林芝兩天后,他出現高原反應,頭痛、惡心、呼吸困難。好在平時身體素質較好,經過服藥和休息后,很快又回到工作崗位。 林芝的電力基礎設施薄弱,電桿矮,線路細,電壓低,藏民私自搭掛和偷電現象嚴重。遇到刮風下雨天,混亂的線路容易發生短路,造成安全隱患。陳欽剛到一個多月,鄰鎮就發生牦牛觸電而死的事故。 此前,該項目已經派駐第一批援藏人員,陳欽是第二批。新的團隊對當地情況不了解,需要花時間熟悉基本情況。上級決定,為了盡快完成改造工程,不再派新的援藏隊伍,所有小組必須完成項目后才能回家。這就意味著,原定2個月的援藏期沒有了返家的確切日期。 在前期勘察改造的基礎上,幫扶小組對區域的電力設施進行摸底了解,然后排查、消缺。“為了盡快完成項目,我們沒有休息日,每天都上班。”在全隊的努力下,改造工程有序進行。 林芝當地供電公司施工人員少,技術落后,幫扶團隊在改造基礎設施的同時,還對當地施工人員進行傳幫帶。 “出去作業時,我們發現那里電桿沒有編號,操作沒有接線圖,施工沒有開工作票,這些都是不規范的。”每次停電勘察,陳欽都全程陪同當地施工隊員,指導安全操作,教授新技術,移交施工材料。 去年12月,陳欽順利完成援藏任務回到沙縣。今年1月底,三明供電局完成所有援建項目,速度居全省第一。 親歷11·18林芝地震 說起援藏期間最難忘的事,莫過于親歷11·18林芝地震。 2017年11月18日06時34分,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1.2萬多人受災,近3000戶房屋和部分道路、通信線路、防洪堤、灌渠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 地震發生時,陳欽還在睡覺。震感來襲,他從夢中驚醒,隨手抓了一件衣服就沖下樓,其他隊員也陸續到空曠的地方,大家互相清點人數,所幸都很安全。 陳欽住在四樓,因為地震,臨時將辦公和住宿地點調整到一樓,方便發生余震時逃生。那幾天,大家心里都懸著一根線,不僅擔心自己的安危,還擔心地震對電力設施的損害程度。 稍作休整后,第二天,所有援藏人員都出動了,開始進行震后排查,每一個電桿,每一條線路都不放過。經排查,其他小組有根電桿被山上的滾石砸倒,幫扶隊立即進行了搶修,陳欽小組負責的區域未發現異常情況。 “這次地震也算對我們工作的一次檢驗,絕大部分設施震后完好無損,我們放心,藏民也安心了。”陳欽欣慰地說道。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