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市整改摘帽23處區域性火災隱患
2018-03-22 11:49:54李彬 鄒丹?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三明3月22日訊(通訊員 李彬 鄒丹)2014年以來,福建三明市共掛牌23處區域性火災隱患。這些區域性火災隱患普遍存在城鎮規劃缺失、行政審批缺位、隱患排查缺力、消防基礎薄弱等普遍性問題,矛盾錯綜復雜,是多年來一直困擾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癥頑疾。面對火災隱患存量大的現狀,各地因地制宜、精準“把脈”、綜合施策,各級政府累計投入數億元整改資金,截止2017年年末,23處區域性火災隱患全部摘牌銷案。 政府高位主抓,壓實責任。市主要領導高度關注,先后3次專題聽取、帶隊檢查、現場督導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專題批示4次。市政府先后召開3次常務擴大會議,組織公安、住建、城管、安監、工商、商務等8部門聯席督辦,集中會商、強效推進。依托市安委會、消防工作聯席會,成立隱患整改工作專班,由陳育煌副市長具體負責隱患整改工作推進,實行分點包干,進一步捆綁整改責任,層層傳遞壓力。市政府將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并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督辦以及政務督查內容定期督導范疇,并進行通報,實行跟蹤問效,全力推動工作落地見效。市消防聯席會議辦公室每月通報各地整改進度,各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也從專業層面加強對隱患整改工作的指導、服務、組織專家進行“會診”,科學制定整改方案。 綜合施策治理,合力攻關。根據市委市政府領導要求,市消防聯席會采取“點對點”的方式向所涉及的11個縣、市(區)人民政府分別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立即結合本地實際全面梳理研判,說明原因、拿出方案、實行“一患一策”,并由政府主要領導審定后上報情況,全力開展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各地將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與環境改善、業態升級相結合,以實施老舊城區改造為契機,對歷史遺留、先天隱患突出的建筑群、棚戶區實施整改。其中,泰寧縣政府先后投入經費2000余萬元,更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和文物建筑(群)集中區域(大源村、勝一村、勝二村)以及商貿市場集中區域(金湖市場)等電氣線路、增設市政消火栓、擴建消防車通道;永安抗戰舊址群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改,政府先后共投入經費1110萬元,750萬元用于消防給水管網改造,350萬元用于消防設施建設,10萬元建立微型消防站;沙縣“城中村”區域性火災隱患,各級政府共投入經費100余萬元用于建立微型消防站、改造室外電力設施和室外消防給水管網等。 建立長效機制,跟蹤督導。在集中整改階段結束后,督促各片區及時提請政府組織檢查驗收專班,對本轄區內的區域性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進行逐一檢查驗收,對整改達到要求的區域性火災隱患,提請政府揭牌銷案。同時,對每一處區域性火災隱患都要建立檔案,實行長效機制,從而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推動區域性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扎實開展。針對片區摸排的區域性火災隱患存在時間較久的特點,進一步加強部門配合,落實工作責任。根據現有警力安排,分階段分批次推進整治工作,積極向政府與公安機關領導匯報,與各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協調,依法依規進行齊抓共管,開展富有針對性的聯合整治行動,對隱患問題涉及多個部門職能的,聯合執法,徹底消除火災隱患,避免出現職責不清、相互推諉、查而不治等現象的發生。 強化宣教培訓,全民互動。結合當前市民的讀取信息的習慣,線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網絡、手機報、廣播電視媒體等平臺,積極宣傳、廣泛傳播,強大宣傳聲勢,提高區域性火災防御整體能力。線下以多部門、多人員、多方向的宣傳方式,聯合消防志愿者宣傳服務力量,發動轄區公安、文化、電力、教育等6個部門80余人成立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工作宣傳工作組,深入區域內部教育培訓,發放宣傳資料,制作消防安全宣傳板報。同時加大對區域性火災隱患整治管理人員安全培訓和宣傳教育,分階段、分層次、分重點地開展有針對性宣傳教育培訓,提升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協助街道社區指導主要建筑單位培訓固定人員,建立微型消防站和義務消防隊,開展撲救初起火災的業務訓練。廣泛在人群聚集地出入口處、商鋪、旅館、網吧懸掛張貼提示、警示、告知類的消防宣傳標語條幅,進一步擴大消防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