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文明鄉風入萬家
2018-03-28 10:12:15邱燦旺 許本超?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3月28日訊(福建日報 邱燦旺 許本超)近年來,泰寧縣從村規民約和榜樣引領等方面入手,打響針對陳規陋習的“攻堅戰”。如今,泰寧社風民風向上向善,崇德向善、勤儉節約、健康生活的文明新風尚在各鄉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村規民約”喚新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農村陋習常年積存,單單靠強硬管理必然行不通,在移風易俗活動開展之初,泰寧縣注重發揮民主協商與群眾自治的作用,重新修訂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等相關規定。 3月22日,泰寧縣下渠鄉大坑村,村祠堂格外熱鬧,親朋鄰里都來幫忙,大家自己動手,忙得不亦樂乎。“今天我孫子滿月,按照村規民約,喜事從簡,在村祠堂辦理酒席,一切事物自己動手。”村民溫繼耀告訴筆者,現在村里有了村規民約,什么事都要按規矩辦。 “半年時間里,村規民約發揮了積極作用,不僅得到村民的認可,還真正規范了農村社會的良好秩序。”該村黨支部書記溫能斌說。 走進該村三農服務中心,筆者見到墻上懸掛著的村規民約,內容涉及生產生活、倫理習俗、婚喪嫁娶等事項。這份村規民約條款清晰,內容淺顯易懂,符合農村實際,成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行為規范。 說起制定村規民約的過程,可謂全村人都參與其中。今年初,該村的老黨員按照村里流傳的鄉村道德、民俗、民風、民智,先擬定了30多條村規民約。這份初稿發到每戶村民手中,讓村民提意見。征求意見時,三分之一的村民提了意見,村規民約最后被精簡到25條,在村民代表大會上通過。之后,村里將村規民約做成小冊子,發到每家每戶。 在村口,湯倫權老人說:“我們村村規民約的第一條就是不能破壞環境,現在村子越來越干凈了,想隨手扔垃圾自己都覺得丑。” 以前,村里一些農戶因為瑣事,長期與鄰居鬧矛盾,鄰里關系搞得很僵。“有了村規民約,干部上門調解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在移風易俗專項整治中,泰寧縣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引導作用,大力培育文明鄉風。全縣有80%的村居都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當地通過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村規民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農村講文明樹新風正蔚然成風。 黨員先行促民風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在發揮村規民約引導作用的基礎上,為讓群眾學有標桿、做有榜樣,泰寧縣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發揮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帶頭倡導文明新風。 “全縣8000多名黨員干部簽訂了承諾書,承諾不參與‘帶彩打牌’。”“梅口鄉茜元村三名黨員干部參與‘帶彩打牌’被給予黨紀處理并在全縣通報。”針對黨員干部“帶彩打牌”等問題,泰寧縣出臺《關于在移風易俗行動中開展“帶彩打牌”專項整治的工作方案》,整治工作明確4類重點對象:全體黨員、行政機關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有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工作人員、村干部。同時,確定了6項整治內容:在工作時間參與“帶彩打牌”,在公共場所參與“帶彩打牌”,與管理或服務對象“帶彩打牌”,為“帶彩打牌”提供場所等活動條件,借下基層調研或檢查之機或以陪同客人為借口參與“帶彩打牌”,其他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帶彩打牌”行為。 為切實做好整治工作,該縣設立了專項舉報電話,及時匯總收集舉報信息和問題線索。對發現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帶彩打牌”問題運用提醒談話、通報曝光、紀律處分等措施進行處理,讓廣大黨員干部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此外,充分發揮鄉村能人、老教師、老干部的榜樣作用,引導他們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在鄉村傳播文明向善的理念,影響農村的價值取向和社會風氣。同時,該縣廣泛開展農村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和“好鄰居”“好婆媳”等推薦評選活動,樹立先進典型,以身邊典型引領農村文明新風,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如今,泰寧縣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原本在節假日期間街頭巷尾熱鬧的流動牌桌都不見了蹤影……越來越多的群眾為社會風氣的新變化點贊,下一步,該縣將繼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讓文明之花開遍全城。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