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千名干部下基層服務群眾
2018-04-13 09:46:35陳崇龍?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4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崇龍 通訊員 李順亮 沙觀球) 去年以來,將樂縣組織千名干部下基層,到田間地頭、生產車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身入基層 如今的光明鄉很美,但這一片綠水青山來之不易。 去年10月,光明鄉在環保督察整治行動中已將轄區內的養豬場基本拆除完畢。在這次下基層活動中,鄉干部楊智明和楊羽在回訪被拆業主陳金遠時,發現了問題。陳金遠表示,養了十多年豬,突然不能干了,一時手足無措。他甚至想到等這陣風過后,偷偷再建養豬場。 情況報告到鄉里后,鄉里高度重視,組織更多的干部回訪被拆業主。通過深入調研,鄉里認為只有轉型發展,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我們不能簡單一拆了之。”鄉黨委書記伍海燕說。鄉里開始幫助被拆業主理清發展思路,并想方設法從各方面扶持他們。 3月底,記者來到陳金遠的養殖場,看到一番新景象。豬舍已完成改造,屋頂裝上太陽能發電板,屋內種上食用菌。旁邊的棘胸蛙養殖場也已準備就緒。 對采沙場的整治,也是走這條路。關停采沙場后,鄉里最終確定引導采沙場老板轉型種植芙蓉李、砂糖橘和藥材。如今,鄉里已種植芙蓉李1200多畝。 心在一線 在開展下基層活動中,將樂要求干部下到基層一線去,到矛盾多、問題多的地方去,到要迅速推進工作的地方去。 古鏞鎮地處城區,因項目征遷、群眾利益訴求多樣等引發的矛盾糾紛多,信訪件占全縣信訪量60%左右。2017年11月,將樂縣玉華洞景區游客停車場項目開始進行用地征遷工作,涉及玉華村返還地27畝,村民有的想把補償款全分掉,有的想建農民公寓,意見不統一。那段時間,駐村干部潘元新、湯俊富幾乎都住在村里,收集村民意見,反饋上級的相關政策。部分村民提出,能否以27畝地入股項目合作,這樣村民、村集體都有收入。潘元新、湯俊富認為這種思路可行,就反饋給鎮里研究,同意后,又把這想法挨家挨戶告訴村民。終于,12月底,村民一致同意,全縣首例以地入股進行項目合作建設的雙贏模式破繭而出。 古鏞鎮工業園區擴容的第三期土地征遷涉及文曲村一個自然村的老百姓,村民其實都期盼著搬出山窩窩,但搬到哪里大家意見不統一,因此搬遷問題一直拖了好幾年。 在這次下基層活動中,古鏞鎮黨委書記余謹林帶領駐村干部利用農閑時間,上門面對面交流,向73戶農戶逐一收集意見和建議。根據收集來的翔實材料,鎮里拿定主意,選擇靠近工業園區的將溪自然村。這里和老村落直線距離不到2公里,國道穿行交通方便,不僅可就近就業,新房還有更多出租的機會。方案一提出,絕大多數村民表示贊同,搬遷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下基層活動開展以來,將樂干部走訪群眾1.21萬多戶次,收集矛盾和建議378條,日前已解決331條,幫扶困難群眾2619人,現場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問題1607起。活動中,一批長期困擾群眾的歷史遺留問題和民生民憂難題得以解決。一些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縣里也已建立管理臺賬,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