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小山村生產的航空用品遠銷海外
2018-04-21 11:24:07吳聯參?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吳聯參 “能把我們小山村生產的航空用品遠銷到國外,我很高興,也很自豪!”4月19日,在大田縣祥和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41歲的連仁差笑容滿面地對記者說。 連仁差是大田縣太華鎮西埔村人,也是祥和旅游用品公司的負責人。剛剛完成了發給加拿大航空公司的訂單后,他又將迎來德國、法國的考察團。 3年前,由于礦產行業越來越不景氣,做了10年礦產開發的連仁差開始謀劃著轉型。轉型之路在何方?連仁差猶豫不決。 連仁差的小舅子畢業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上海做外貿生意,主要從事航空客艙用品出口業務。在小舅子的建議下,他把目光瞄準了航空客艙用品的加工生產。2015年4月,他投入20萬元成立了大田縣祥和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在太華鎮上租了2間民房,購買了10臺機器,招聘了15名工人,開始了航空用品的生產。 一開始,連仁差完全是個“門外漢”,他不敢一下把步子邁太大,先是從航空眼罩半成品加工做起,從浙江、江蘇一帶運來半成品,摸索著加工。然而,即使簡單的半成品加工,也著實折騰了連仁差半年多時間。 “雖然太華鎮有一些小的服裝加工廠,有一些縫紉技工,可誰都沒做過航空用品,技術和質量無法得到保證。”連仁差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每做一款航空產品,都是總經理、廠長首先自己學會了、做好了,再去教工人,反反復復,直到產品合格為止。 此外,機器設備也讓連仁差頭疼不已。大田的輕工業基礎薄弱,涉及到航空用品的機器設備,無論供應還是維修,當地都無法解決,而且由于交通不便,設備廠家不愿意提供上門維修服務,連仁差只好把設備運到閩南、浙江、江蘇等地維修。有時為了解決一個機器上面的問題,連仁差連夜驅車1000多公里,趕到江蘇常州廠里。 “如今所有的機器設備,我們都能夠自己操控、自己維修!”說起這件事來,連仁差顯得頗為興奮,他告訴記者,每一次維修都是非常難得的“拜師學藝”,他特別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有了生產技術和設備保障,連仁差的“胃口”越來越大,他不再滿足于半成品加工和單一眼罩產品,逐步擴展到毛毯、枕套、枕頭、靠墊、餐巾、桌布、被子、拖鞋等其他常規航空客艙用品。 “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個月開車跑了2萬公里!”為了熟悉所有航空用品的生產程序和材料渠道,他先從閩南一帶開始摸索學習,逐漸擴大到瑞安、紹興、蘇州、南通、安慶等全國各地,帶回先進的生產技術,并不斷總結提升,壯大自己。同時,他還找到了穩定可靠的材料供應商,并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現在大多的航空用品都能生產,而且供不應求,一年銷售額可達6000多萬元。”連仁差說,公司所服務的航空公司已從最初的法國航空,拓展到加拿大航空、俄羅斯航空、以色列航空、沙特阿拉伯航空、阿聯酋航空等十幾家航空公司。 一個小山村生產的航空用品,為何能如此受青睞? “我們生產的產品質量有保證,價格又優惠,而且能準時交貨。”連仁差告訴記者,鎮里勞動力密集,人工成本相對較低,這是他的優勢之一。另外,在生產質量方面,他嚴格按照出口產品常用的質量控制要求,建立了“兩全檢、三抽檢”的質量控制體系:所有產品都需經過斷針測試方能出廠,每個成品完成后,裝袋、裝箱之前都必須經過全檢,原材料、每天生產的產品、成品入庫及發貨前都必須嚴加抽檢。 “國際通用的AQL抽檢要求1000個產品中,次品不能超過8個,而我們的要求是次品不能超過4個。”連仁差說,他生產的航空用品,至今沒有收到過質量方面的任何投訴。 談起現在的發展,連仁差信心滿滿:150多臺各類生產設備,200多名熟練工人,不僅將原來閑散的勞動力聚集到一起,也給村民帶來了不少的收入,僅2017年發放的工人工資就超過600萬元。 小山村里的航空用品正逐步走向世界大舞臺。連仁差還有一個夢想,他說,每年上千億的國際航空客艙用品市場非常大,他準備擴大規模,爭取更多的訂單,這樣,就能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讓更多的村民得到實惠。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