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收攏五指,重拳打擊水生態違法行為
2018-05-04 11:40:11黃雪梅?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沙溪沙縣城區段 專業打撈隊清理河道垃圾。 東南網5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雪梅 文/圖)去年,沙縣入選全省首批四個“綜合治水試驗縣”。從各自為政、“九龍治水”,到一局統管、“一龍治水”,沙縣堅持問題導向,搶抓改革機遇,把生態綜合執法作為綜合治水創新工作的突破口 一個污染環境的洗砂點,歷經6年才被端掉 3月23日,沙縣青州鎮非法洗砂點的業主組織工人拆除洗砂設備。這個折騰了6年的洗砂點終于消停了,正接受生態綜合執法局進一步調查。 2012年以來,青州鎮建設工業園區,開挖出來大量的泥土與石料,附近村民順便用以洗砂制砂,污水直排馬鋪溪。2014年沙縣開始整治洗砂點,但因涉及國土、水利、林業、環保等多個部門,他們各說各話,最后不了了之。 比如:國土部門說,洗砂場沒有非法盜采行為,找不到相應法規進行處罰;林業部門說,沒有毀林取土,沒辦法管;水利部門說,沒有在河里非法采砂行為,沒有處罰依據,用“非法取水”來處罰,業主不配合,而且取水量也不好認定,沒辦法處罰;環保部門說,污染鑒定有困難,不好處罰。 所以,對付這個洗砂點,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進行斷電處理。但砂場業主一次又一次地私拉電線,洗砂禁而不止。 沙縣生態綜合執法局成立后,執法人員運用多種手段辦案取證,并快速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的通知書。當事人出于對綜合執法威力的敬畏,也就不再耍賴,而予以積極配合。 沙縣副縣長樂榮光說,在水生態治理過程中,各政府部門往往各自為政、推諉扯皮,執法效率低。生態綜合執法局成立后,原料來源、加工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事關水生態的行政處罰權,悉歸“一局統管”,無可推諉,洗砂制砂、沿河傾倒垃圾等疑難雜癥得以解決。 “比較刁鉆的違規違法人員,對于普通行政人員的說理教育或下達的行政處罰通知書,常常置之不理,但他們一見到綜合執法局的人就服軟。”樂榮光感慨地說。 對于這種情況,沙縣水利局長張梓添深有感受。前幾天他去高橋鎮下鄉,看到河邊有人在電魚,就過去制止。村民不但不聽,還指責他多管閑事。張梓添立即打電話給生態綜合執法局,高橋分局執法人員大約十分鐘就到了。村民看到執法人員,顧不得收拾工具,拔腿就跑了。 一個綜合執法局,集中73項涉水執法權 去年,沙縣入選全省首批四個“綜合治水試驗縣”。此后,沙縣堅持問題導向,搶抓改革機遇,把生態綜合執法作為綜合治水創新工作的突破口。 沙縣縣長汪志紅說,隨著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森林公安執法隊伍效能的提高,涉林違法案件大幅度減少,森林公安力量可以做到一職多能。于是,沙縣在全省率先把森林公安隊伍作為生態綜合執法的主要力量,并從相關部門單位抽調有行政執法資格的骨干人員,組建沙縣生態綜合執法局,實現從“九龍治水”到“一龍治水”的跨越式突破。 沙縣開展相對集中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權工作,獲得省政府批復同意。今年1月26日,新組建的沙縣生態綜合執法局獲得73項行政處罰權,包括礦山環境保護、涉水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管理、河道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管理等七個方面,是目前全省涉水案件受理覆蓋面最廣的生態綜合執法局。沙縣把分散在各部門的涉水行政處罰權,集中到“一局統管”,真正做到無可推諉、有案必辦。 沙縣生態綜合執法局現有執法人員63名,6個森林公安派出所加掛生態執法分局的牌子。通過綜合執法考試取得執法資格,生態綜合執法局全員參與生態案件執法,從而建成一支力量足、范圍廣、反應快、業務精的專業執法隊伍。 生態綜合執法局人員執法“快、準、狠”。一旦接到民眾舉報,立即行動,指派距離最近的生態執法分局干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制止并查處違法行為。這些公安人員辦案經驗豐富,擅長調查取證,為了“抓現行”能夠長時間跟蹤或蹲守,對破壞生態違法行為予以精準打擊。他們獲取違法信息渠道多,信息靈通,執法程序更嚴密規范,不留情面。所以,憑借綜合執法隊伍威懾力,違法者更能接受處罰。 生態綜合執法局成立以來,全縣已拆除3家采砂、洗砂場,制止查處違法取水、違法采砂、違法電魚、違法處置病死豬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26起,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一個智慧水務管理平臺,助力快速反應及時反饋 沙縣開展綜合治水改革,“綜合”的理念不僅體現在執法上,還體現在創新機制、創建平臺、整合力量上。 2017年11月,沙縣創建智慧水務管理系統。這個平臺匯集了智慧防汛、河長制管理、工程標準化管理、水質監測等相關數據信息,并對現有各類管理平臺進行整合,“智慧大腦”對各方反映的問題進行快速指揮調度。 如,河長及河道專管員們一發現問題,就通過手機發送信息到平臺,指揮系統及時派工,各職能部門快速辦理并適時反饋,形成涉河涉水事件從發現到處置的閉環。 河長及河道專管員身處護河一線,用好管好他們極其重要。去年,沙縣招募162名河道專管員,實行“河道專管員+”模式,將水庫巡查員、生態公益林管護員、村衛生保潔員等人員與河道專管員進行整合,理順職責范圍,實行一人多崗。身兼數員的專管員工資待遇相應疊加,每人每月可領取1000~2800元,積極性更高,隊伍更穩定。 為了確保綜合治水工作順利推進,今年2月12日,沙縣監察委員會派駐河長辦聯絡室掛牌運作,強化溝通對接,發揮監察監督職能,對于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所造成的水環境污染損害問題,進行問責,“追責到人”。 經過多方努力,沙縣綜合治水工作出現了良好勢頭,變“很難辦”為“容易辦”,變“長期辦”為“快速辦”,變“不好辦”為“可以辦”,對百姓的關切和期待,做出快速反應。 沙縣在生態綜合執法方面大膽探索,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機制創新、平臺建設、綜合治理等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大膽實踐。 4月16日,縣委書記楊興忠到沙縣綜合治水試驗縣重大工作推進組調研。楊興忠指出,要充分利用“綜合治水試驗縣”的試驗機會,大膽改革創新,充分發揮綜合職能作用,積極探索全域治理、綜合改革的新路子、新模式,努力把沙縣建設成“源頭生態好、沿岸環境美、河道水質佳、管理機制優”的水生態文明強縣。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