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女孩張小霞放飛電商夢
2018-05-17 10:39:18賴全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寧化記者站賴全平文/圖 5月7日上午,在寧化伊諾干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寧化女孩張小霞正在電腦前與網友互動交流推薦網店里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 兩年的時間,從“單槍匹馬”到“合伙團隊”,從最初的月銷售額不足千元到現在的近20萬元,張小霞成功地摸索出一條電商創業之路,拓寬了客家農特產品的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返鄉“觸網”賣薏米 26歲的張小霞是寧化縣淮土鎮團結村村民,2014年畢業于深圳大學工程造價專業。她沒有選擇在大都市工作,而是回到家鄉寧化做了一名電商。 賣什么?貨源在哪里?怎么發貨?創業之初,張小霞感到迷茫。得知她返鄉創業的意向后,淮土鎮團結村支部書記張運勤熱情地帶她考察村內村外綠色農業,推薦她銷售當地農特產品。 酒深也怕巷子深。寧化縣農產品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因受交通、物流、信息等因素制約,銷售渠道相對單一,農特產品多在實體店銷售,局限在周邊市場,價格不高、波動大,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經過反復比對,張小霞決定利用手機微店和微信朋友圈推介薏米,將家鄉的薏米銷往全國各地。寧化是“中國薏米之鄉”,淮土薏米具有“小、碎、粉、糯、香”等特點,屬薏米中的上品。張小霞從小看著薏米長大,對寧化薏米了如指掌。早在深圳念大學時,她就經常幫同學捎帶薏米,也不時在朋友圈中推介。她發現網上銷售比傳統模式具有更大的優勢,是薏米銷售的重要渠道。 萬事開頭難。張小霞覺得網絡銷售賣的不光是產品,還有服務和營銷手段。她經常走進基地和農家,嚴把薏米質量關。在宣傳策劃過程中,她經常將薏米生產、加工過程圖文并茂地上傳到網店,加強與網友的交流,進一步贏得網友青睞。 2016年12月,張小霞注冊淘寶店“閩西土八路”,按五谷雜糧、食用菌種、客家特色土貨等進行分類,將薏米、貢米、香菇、紅菇、茶油、花生、白蓮、豆腐皮等20多種農特產品上架網店,推出系列促銷手段,吸引人氣與流量。2017年5月,她成立寧化伊諾干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農業+互聯網”模式,建立網上商城、手機終端及微信平臺,實現農特產品網上運營、下單、線下快速配送的運營方式,助農增收致富。 2017年12月,她創辦寧化縣淮土鎮團結薏米專業合作社,建立穩定的薏米基地,進一步助農增收,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電商玫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