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00sc"></input>
    • 在線讀報

    三明學院:一所山區高校的綠色實踐

    2018-06-01 10:38:32黃雪梅?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學生參與草珊瑚良種選育。

    學校科研人員與三鋼人員共研清潔生產。

    “河小禹”大學生團隊開展區域河段巡查和河長制宣傳實踐。

    山區辦高校,如何克服先天不足?三明學院順應時代潮流,呼應地方需求,主動扛起“綠色”大旗,通過綠色教育服務地方綠色發展

    東南網6月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雪梅 文/圖)

    對準“時空坐標” 營造“人才特區”

    5月17-18日,美麗中國三明研討會在三明學院舉行。這是三明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聯合召開的,聚焦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搭建平臺招才引智,助力高校綠色教育、科技興企與地方綠色發展。

    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陳洪波研究員作了題為《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政策與實踐探索》的演講,北京林業大學馮仲科教授所作的報告是《陸表植被資源精準監測關鍵技術研究前沿》。他們把國家推動綠色發展的最新精神、政策取向、發展路徑、科技前沿等信息分享給大家。

    而綠色發展,對于三明的社會經濟發展意義深遠。三明市副市長林俊德說:“三明市森林覆蓋率76.8%,森林資源總量占全省1/4。作為福建省唯一入選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的地級市,三明以構建綠色經濟體系為目標,推行工業發展低碳化、農林產業生態化,特別是傳統重工業需要向綠色制造轉型升級。”

    時代在呼喚,地方有期待,作為三明市唯一的本科高校,三明學院有責任為綠色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但僅憑一己之力,還難以擔負這個重任。

    三明學院是三明市屬地方高校。欠發達山區辦高校,存在區位偏遠、資金不足、人才短缺三大難題,先天不足。

    在諸多困難中,三明學院院長劉健最感頭痛的是人才短缺。他說,現在生員數達到15000人,按正常配比,教職人員需1600人左右,可目前只有教職人員900多人。

    解決人才短缺問題,除了申請“人員編制總量管理試點”來增加教職工人數,三明學院嘗試通過搭建事業發展平臺來吸引人才。

    目前,三明學院創建了福建省資源環境監測與可持續經營利用重點實驗室、綠色鑄鍛及其高端零部件2011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閩江源生態保護研究院等27個省級科研平臺和8個市級智庫平臺。其中,閩江源生態保護研究院入選2017年福建高校特色新型智庫。

    劉健說:“剛剛成立的美麗中國發展研究院,被賦予構建‘人才特區’的重任,實施‘金鳳凰人才計劃’,不拘一格吸引人才,以期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匯聚各路英才。通過借智借力,增強三明學院培養人才的能力,助力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地方綠色發展的需求缺口越大,招商引資引智的愿望越迫切,對我們這些科研院所的人來說,吸引力越大,可以找到用武之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李萌博士說。

    鄭州機械研究所研究員王長路第一個簽約“金鳳凰學者”,他將帶領專家團隊在三明構建智能制造中心,努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技術突破。

    三明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別是綠色-智能制造、生態化工、生態康養、生態治理、生態文創等五個領域。美麗中國發展研究院吸引來的高端人才,既為三明學院發展綠色教育服務,也為加快地方綠色發展服務。

    推進開放辦學 踐行綠色教育

    三明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03年陳寶琛創辦的全閩師范學堂,這10多年來一直在探索應用型教育改革。“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是三明學院的辦學定位。在應用型教育改革的基礎上,三明學院進一步順時應勢發展綠色教育。

    2016年,教育部在全國范圍遴選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首批14所試點院校,三明學院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高校。同年11月,三明學院承辦了首屆中美綠色教育產教融合國際論壇,同時成立了應用技術教育國際標準研究院三明學院綠色教育研究分院,率先啟動綠色教育標準研究,成為綠色教育規則和標準制訂的參與者。

    在落實“雙百計劃”中,三明學院重構課程體系,轉變教育模式,將“具備綠色發展理念和實踐能力”列入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涉綠課程被納入公選課資源和必修學分;探索構建“專業融入+通識教育+綠色實踐”的多層次分類課程體系。

    課堂教育、第二課堂活動兩手抓,激發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提升綠色科研服務能力。為此,三明學院與行業龍頭、企業協會成立了威斯特環保產業學院、綠色建筑產業學院、數字創意產業學院等9個產業學院,并在永安市貢川鎮、大田縣建設鎮等地建立村鎮綠色發展學院。

    對于應用型師資的培養,有的派到企業去鍛煉,有的借調到國內頂級科研單位去當幫手。廈門大學畢業的張盛強博士被送到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工作,加盟吳永明、郭勇專家團隊,開展面向三明氟化工產業發展技術研究,達到以智引智、以智養智、以智聚智的效能,實現人才培養與科研技術雙豐收。

    “是騾是馬,拉出來遛遛”。舉辦各種各樣創新創業大賽,是三明學院檢驗人才培養成效的一個招數。三明學院牽手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為大學生提供高端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去年12月,三明學院承辦福建省首個全國大學生創業實訓營,搭建三明學院師生與全國優秀創業大學生、創業導師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擴大山區師生創新創業的視野,提高在校大學生創業意識與實踐能力。

    產教深度融合 助力綠色發展

    身處大山中的三明學院,接地氣是一大優勢,美麗鄉村建設,企業科技創新,都有師生活躍的身影。

    痛點就是師生們的靈感爆發點。機電學院劉健軍博士,看到村民搬運農資上山很艱辛,就帶領12名學生研發“四輪驅動田園搬運管理機”。任雯老師帶領18名學生研發“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這些輕便的小發明創造,為農民帶來了方便。

    綠色三農服務實踐團隊,先后在三元、泰寧、明溪、清流等7個縣13個村開展760多人次的服務實踐。畢業生楊永清在明溪創辦“云海觀鳥”主題生態農場;吳閣敦在三元區創辦“壹號家庭農場”并推廣清潔能源、生態養殖;連延輝未畢業就開發“生態皮具”,目前已量產上線……

    看到鑄造廢棄石英砂既占空間又污染環境,資源與化工學院老師肖旺釧很焦慮。于是在授課之余,他到中機鑄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當技術顧問,與公司技術人員一道攻關“鑄造廢棄石英砂循環再利用”的技術難題,奮戰兩年終找到答案——把再生砂、氟碳乳液、粘結劑和無機色料等混合燒結后,生產各種顏色的燒結彩砂,用作建筑外墻涂料,性能好,色澤鮮艷。現已建立一條可年產5000噸的彩砂生產線,所生產彩砂均價每噸1000元以上,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環保意義。

    師生之所以熱衷創新創業與研發,得益于“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育人機制。三明學院創造性地提出了“教師一才兩用、學生一課雙師”的模式,并組建了23支校企混編的教學團隊,學校“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人數達到327人,占專任教師的45%。

    對于高層次教師,采取高校與企業聯合招聘的辦法,使具有產業實踐經驗的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得到“高校教師+企業研發人員”兩種身份,從事產學研項目攻關,提高相應待遇。

    對于學生培養,采用“一課雙師”教學模式,引進骨干企業高管和技術專家來校承擔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和畢業設計的指導。例如,在很多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中,就有三農公司總經理徐萬鑫、技術總工徐美燚的名字。

    立足地方、融入地方,致力于綠色教育,服務于綠色發展,在政產學研用互聯互動中,三明學院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助力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本網原創
    更多>>要聞
    • 新聞圖片
    • 論壇熱圖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91亚洲最新精品,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在线
  • <input id="i00sc"></input>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国产在线一91区免费国产91|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动态 |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舔| 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焦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小泽玛利亚高清一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国模大胆| 看一级毛片国产一级毛片|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真实迷j在线播放| 久草网在线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jizzjizz成熟丰满舒服|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三级电影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高清乱码| 精东影业jdav1me| 国精产品wnw2544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高清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免费毛片a线观看| 777xxxxx欧美|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