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進、提升環保工藝裝備,推進環保達到冶金行業超低排放的標準。圖為企業廢水處理系統。 (陳文明攝)

三明市“城市雙修”重點項目——焦化全封閉煤棚。(鄭玉林攝)

中厚板板坯生產線。(謝守明攝)
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改革創新,是解決企業深層次矛盾的根本途徑,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自1999年以來,三鋼每年科技創新獎達100萬元以上,有力地促進創新能力的提高。特別是近十年來,三鋼圍繞打造鐵前高效率低成本冶煉技術體系、煉鋼高效低成本潔凈鋼技術體系等六大技術創新體系,強化產學研合作,快速提升了企業的創新水平。
努力的背后,是累累碩果。三鋼是福建省首批“創新型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全國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三鋼閩光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是產品創新?!皟炰擁椖坎俊笔侨摻M建跨部門的產品研發團隊,一批批創新產品在這里誕生。
“優鋼項目部”根據市場需求,立足企業實際,堅持圍繞建筑用材、金屬制品材、中厚板材、機械制造用材四大系列產品,持續不斷地推進新產品研發,因此獲得省國資系統技術創新“先進團隊”稱號。
產品質量與品牌,是三鋼打造“百年老店”的基石。通過創新質量與品牌管理,建立健全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牢固樹立為客戶提供超值服務的理念,成立產品技術服務中心,為客戶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三鋼獲得全國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售后服務)先進單位。
開展管理攻關,促進管理創新。三鋼在企業管理中引入技術攻關項目部運作模式,針對管理上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每年都組織上百項管理創新攻關項目,并在項目完成后組織評審獎勵,促進管理創新,提高管理水平。
三鋼高度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是第二批福建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近年來,三明本部投入1.13億元建設信息化工程,先后完成了辦公自動化系統等一大批信息系統的建設,用信息化來改造傳統產業,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有所為有所不為,三鋼始終堅持改革創新,不懈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不斷激發活力,提高創新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綠色發展,保護生態
鋼鐵行業是一個傳統高耗能行業,如何在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中向超低排放目標挺進?這不僅是企業生存的需要,更是唱響綠色發展時代主旋律的要求。
建廠60年來,作為城市鋼廠的三鋼,始終把環保工作視為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抓好環保工作,走出了一條與城市和諧發展、休戚與共的綠色發展道路。
早在1976年,三鋼就成立了環境保護領導機構,并設有專職辦事人員。1998年至2007年三鋼共投入環保治理資金6.77億元,2008年至2017年三鋼共投入環保治理資金11.31億元,在環保治理資金上給予充分保證,實現增產不增污、增產不增廢、增產不增能耗的綠色鋼鐵目標。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三鋼抓好環保治理硬件的同時,注重環保管理軟件的建設。結合企業實際,三鋼適時制訂和健全環保管理制度,先后制訂和完善了《三鋼集團公司環境保護責任制》《三鋼集團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等幾十項環保管理制度。
“天藍、地綠、水清”。三鋼從源頭上治理老污染源,三鋼成功運用了冶金行業重點推行的“三干”節能減排新工藝,從根本上解決了冶煉系統煙氣無組織排放、濕法除塵難以解決的二次污染問題,為全力推進環保生態治理,為建設的美麗三明做出積極貢獻。
一組數據說明了成效:與2011年相比,2012年~2017年累計節電18.30億kWh、創效超過9億元;三明本部2017年自發電比例56.04%,比2011年提高23.13%;2018年一季度自發電比例達到65.08%,到今年9月份全能量回收清潔環保型制焦工程配套的余熱發電項目投用后,自發電量將達到100%以上。
“十二五”以來,三鋼累計投入環保資金5.83億元,有效提高了生產過程中的治污控污能力,廢水、廢氣污染物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建設生態旅游工廠,打造綠色生態新三鋼”。三鋼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作為企業的使命,永不停步地改進環保工藝裝備,永不停步地致力于生態環境的治理,永不停步地向超低排放目標挺進,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