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梅:用愛演繹生命的接力
2018-06-29 11:08:31聶藝璇?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聶藝璇 6月24日9時28分,記者在福州開往建寧的動車上,見到剛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三明市無償獻血志愿者協(xié)會會員艾小梅。 此前兩天,在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里,經(jīng)過兩次采集,艾小梅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我國第7410例、福建省第198例非親緣關(guān)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這是一位平凡但愛心滿滿、毅然決然、堅韌不拔的志愿者。因為手臂血管太細,她的捐獻方式格外特別。她是三明第一例通過股靜脈置管方式捐獻、第一例一次捐獻兩天兩次采集的志愿者! “當即就答應(yīng)了” 一個人生命的脆弱,艾小梅曾經(jīng)倍嘗滋味。 艾小梅是建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平日里,她樂于付出和奉獻,熱心公益事業(yè),總是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2016年3月,艾小梅參加無償獻血時,了解到關(guān)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毫不猶豫地抽取了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 今年4月,艾小梅接到市紅十字會的電話,通知她與患者低分辨型初配成功。“我當時挺激動的,想到自己有可能挽救一個生命和家庭,非常有意義,當即就答應(yīng)了。”艾小梅回憶。 此后,艾小梅開始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做準備。她積極配合高分辨配型、體檢等事宜,并且分外注意自己的飲食。“這兩個月,我都吃的很清淡,多吃蛋白質(zhì)含量高的食物,少吃鹽,確保這段時間不感冒。”艾小梅說,“這是要對他人的生命負責。” 天下的母愛都是一樣的。捐獻造血干細胞,艾小梅的母親羅來蘭聽都沒有聽說過。第一次聽到女兒要去捐獻造血干細胞,她心疼女兒,擔心女兒的身體,很難接受女兒的選擇。艾小梅自己做起了母親的思想工作,她把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的捐獻知識向母親耐心解釋。 在“小愛”和“大愛”之間,羅來蘭最終選擇了“大愛”。但是老人家依然顧慮重重。不圖名不圖利,老人家只圖子女身體健康。可是人心都是肉長的,每個人都是娘的心頭肉。“這是在做好事,能夠救人是很不容易的,而且這是女兒的決定,我全力支持。” 為了讓母親更加放心,艾小梅特意請來自己的老師、并且也是無償獻血志愿者的許麗華,向母親普及獻血以及造血干細胞的知識,并且決定讓母親全程陪伴,一起赴福州進行捐獻。 “看著女兒心疼” “整個過程我都在,我有點緊張,看著女兒心疼,但是我們已經(jīng)決定要幫助人了,就要堅持到底。”羅來蘭說。一諾值千金,老人家最講信用。 6月18日,在母親陪同下,艾小梅來到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在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同意書的簽署后,開始注射動員劑。向來怕打針的艾小梅,選擇了干脆利落的一天一針。 22日上午7點,艾小梅開始了捐獻前的最后一次檢查。抽血、注射動員劑……10點左右,造血干細胞采集開始了。她的閨蜜劉敏特意從三明趕來陪伴。 第一次采集非常順利,但是她還不能將置管從大腿上抽出,因為還不能確定所采集的量是否足夠遠方的患者使用。 23日凌晨,消息傳來,因被救助患者體重超過艾小梅10公斤左右,需要進行二次采集。 就這樣,置管在艾小梅的腿上留置了近28個小時,經(jīng)過兩次的采集,捐獻最終順利完成。艾小梅捐獻的造血干細胞,為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采集期間,省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主任敖志雄、三明市紅十字會常務(wù)副會長劉歲美看望了艾小梅。 捐獻時緊張嗎?艾小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其實從小就怕疼怕打針,但是想到自己能夠給患者‘生’的機會,想著捐完后有人跟你流著相同的血液,就覺得這件事非常值得。” 捐獻完成后,面對鮮花、掌聲、榮譽證書,艾小梅表現(xiàn)得很平靜,“我只是做了一件我想做并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沒那么偉大。” 艾小梅乘動車返回建寧時,市紅十字會秘書長吳乃霜、建寧縣第一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熊自招,以及建寧縣紅十字會、縣煙草專賣局、縣志愿者聯(lián)誼會的同志趕到建寧縣北站迎接。 建寧縣第二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黃建輝是位駕校老師,他原本也想來迎接小艾。本以為小艾一天就可采集完成,特意調(diào)整了自己的工作。可是,艾小梅捐獻需要二次采集,他只好遺憾地帶著徒弟離開建寧去考駕證了。 “絕對不會后悔” 采集捐獻的前一天,正好是艾小梅的生日。許多在福州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買了蛋糕冒著暴雨趕到醫(yī)院為她慶祝生日。這次捐獻讓她認識了很多充滿正能量的人,這是艾小梅最難忘的一個生日。 艾小梅熱心公益事業(yè)。2014年5月,艾小梅加入建寧縣志愿者聯(lián)誼會,這些年她參與助學、助老等公益志愿者服務(wù)項目30余次,服務(wù)時長達120小時。2013年8月第一次參與無償獻血以來,累計獻血900ml。 在艾小梅的影響下,女兒也非常樂于助人。“她平時看到路上需要幫助的老人,都會上前幫忙。”艾小梅笑了笑說,“她很支持我捐獻造血干細胞,說我是她的驕傲。”艾小梅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女兒,幫助別人也能讓自己感受到快樂。 造血干細胞可以再生,完全不用擔心采集后自身身體會缺乏。我市第一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鄧立民,是在2010年完成捐獻的。目前,包括艾小梅在內(nèi),我市17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基本上長期堅持獻血。 捐獻造血干細胞,可遇不可求,概率之低,可謂“緣分天注定”。“放心,加入我們這支造血干細胞捐獻隊伍,您絕對不會后悔!”艾小梅說,會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并且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 |
相關(guān)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