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做人民的貼心人
2018-08-16 11:52:55方煒杭?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958年建所以來,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在一件件真情為民的小事中,為群眾帶來安全感幸福感,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親民、愛民、為民的派出所—— 做人民的貼心人 東南網8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羅聯潯 實習生 肖雨) 一邊是高樓聳立的新小區,一邊是巷窄人多的舊社區;一邊是投用60多年的火車站,一邊是即將竣工的動車站…… 今天的三明市三元區白沙街道,讓74歲的曾東興覺得既熟悉又陌生。在外出帶孫子11年后,去年,老曾仍決定返回白沙,原因之一是,“我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只要看到他們,心里就覺得特踏實。” 老曾口中的“他們”,便是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的干警。 自1958年建所以來,派出所一代代民警把“親民、愛民、為民”的白沙精神傳承發揚,在一件件真情為民的小事中收獲魚水深情,為群眾帶來安全感幸福感。派出所先后獲“公安戰線模范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模范公安派出所”等榮譽稱號,連續60年創造了隊伍“零違法違紀”紀錄,涌現出以“全國公安戰線二級英雄模范”林先雄、“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邱智強為代表的一批深受當地群眾喜愛的優秀民警。 始終牢記愛民才能無愧于人民—— “盡量想得更多一點做得更多一點” 8月1日,在白沙街道桃園社區的一個廢舊廠房內,傳來陣陣雞鴨叫聲。“如果不是邵警官,我們夫妻倆已經失業了!”聽說邵警官來了,從事家禽批發近40年的江瑞林夫婦迎了出來。 今年4月,老江承租10多年的一個倉庫即將到期,房東突然通知不再續租。“1000多平方米的家禽批發場地,一時半會怎么找得到?我說提高租金,房東不肯,希望寬限幾天,還是不肯,后來鬧到停水停電。”看著雞鴨成批死亡,老江心急如焚地報了警。 接警的是白沙派出所副所長、58歲的邵晟閩,群一社區的社區民警。了解完情況,他把雙方請到所里調解,最后房東同意延長到5月25日。可是,老江仍然愁眉不展:“這么大的場地去哪找?一旦逾期得賠償20萬元違約金。” “我陪你。”老邵沒有食言,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他開著自己老舊的私家車帶著老江找遍了整個白沙街道,終于在5月上旬找到了現在的場地。“其實,他沒有義務為我們做這么多。”幾個月來,老江天天跟老伴兒念叨老邵的好。 像這樣的警察幫群眾的故事,60年來,時時會在白沙街道發生。 1958年,三明因工業而生,緊接著,白沙派出所因城市而誕生。漸漸地,轄區內外工廠林立,加上市區唯一的火車站——鷹廈鐵路三明站,龐大的物流、人流,讓這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三明最繁華,也是治安最復雜的區域之一。 1987年盛夏,兩名江西瓜農到白沙賣西瓜。因與人發生糾紛,其中一名瓜農被敲詐打傷住院,白沙派出所民警迅速將嫌疑人抓獲后,發現還有5000多公斤西瓜沒賣出。為不讓正在住院的瓜農再蒙受損失,民警和聯防隊員義務冒著酷暑幫他們賣瓜,直到深夜。第二天,他們把賣瓜的錢連同肇事者的賠償款送到了兩名瓜農手中。 這就是后來被拍成電視劇,在全國廣為流傳的“警察賣瓜”故事。 還有一個“警察賣牛”的事,白沙派出所副所長張福根和記者聊了起來。 2008年9月9日晚,一頭待宰的公牛突然脫韁狂奔,沿路把三名路人頂成重傷。民警趕往現場后,用警車將牛逼進一個防空洞,并聯系武警準備將公牛擊斃。此時,牛的主人突然提出,不惜冒生命危險也要進防空洞把牛牽出來。時任所長倪明很快明白了他擔心血本無歸的想法,承諾盡量將損失降到最低。隨后,派出所與屠宰場聯系準備屠宰工作,并聯系好買家。公牛被擊斃后,民警們顧不上血腥和勞累,第一時間與牛主人把牛送到了屠宰場。 現任所長林加亮對記者說,老一輩留下的好傳統不能丟,盡管時代在變,但我們始終堅信一點,群眾的事,即便再瑣碎也要當作是大事、自己的事,盡可能想得更多一點,做得更多一點,才能無愧于人民警察的“人民”二字。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