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記時代使命 爭當改革先鋒
東南網三明9月6日訊(通訊員 黃麗青 李彬 鄒丹)在消防部隊體制改革大潮中,有那么一群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奉獻著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和才智。他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奮戰在基層一線,時刻不忘爭當改革先鋒,爭做官兵榜樣。他們就是三明市消防支隊的官兵們,多年扎根山區,始終心系群眾,嚴保轄區平安,自覺做改革的堅定維護者和推動者。
人物一:
葉友賓:守好“責任田”,握緊“接力棒”
葉友賓,現任明溪縣消防大隊雪峰中隊政治指導員。從一名新兵逐步成長為一名基層中隊一線指揮員,11年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敬業奉獻,無私無畏,默默奉獻青春年華,取得了優異的工作業績,成為了一名滅火救援的“逆行者”、業務工作的“排頭兵”、擁護改革的“帶頭人”。

11年消防生涯,葉友賓與水較量,與火搏斗
信念堅定 敢當滅火救援的“逆行者”
回顧11年的紅門印記,葉友賓說:“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依然會毫不猶豫選擇當一名消防兵,當一名紅門衛士。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消防工作的理解越透,對這種職業的熱愛也越深了。”
11年消防生涯,葉友賓與水較量,與火搏斗,與危機爭分奪秒,與死神無畏交手。“5.12”汶川抗震救援、 “5.18”寧化、清流抗洪救災……每次出警他總是沖在最前面,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那一年,葉友賓剛18歲,入伍僅5個月,但他義無反顧奔赴災區,往返奔波于青川、安縣各個重災區。在從綿陽挺進青川的路上,山路兩邊“轟隆隆”的聲音不時從或遠或近的地方傳來,車隊遭遇了9次山體滑坡及泥石流、6次余震。面對滿目瘡痍的廢墟、群眾無助而又充滿期盼的眼神和源源不斷的余震,他不畏艱險、搶救生命。
2018年5月10日,明溪縣城北水廠二氧化氯泄露,作為中隊主官,葉友賓快速反應、帶隊出動。剛到現場,二氧化氯氣體突然大量、快速地向外擴散,現場瞬間充滿淡黃色氣體,5秒鐘內就已擴散到罐區外70余米。在廠區工作人員紛紛往外撤離時,他果斷勇敢、臨危不懼,帶著戰士們逆行而上、化解危機。

始終保持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站位
刻苦鉆研 爭當政治工作的“排頭兵”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經過多年的刻苦鉆研和積累經驗,葉友賓已經從初任政治指導員時的“一知半解”,成長到現在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在大隊領導眼中,葉友賓絕對是一個干事創業的“好幫手”。近4年來,其所在單位各項工作始終走在全市前列,連續3年被縣政府榮記“集體三等功”;連續3年在市政府對縣政府消防工作考評中名列全市第一名;連續3年在年度目標責任考評中位列全市前兩名;4年內3次獲評省消防總隊“先進基層黨組織”;獲評全省消防部隊“基層建設標兵大隊”;福建省“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消防工匠‘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敬一行、敬一行精一行’的匠心精神。”副中隊長呂靖中說,對待工作,葉友賓細心、嚴謹、擔當、鉆研,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從警以來,葉友賓先后被團中央評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被福建省消防總隊評為“優秀警官”;被三明市消防支隊評為“十佳崗位能手”、“ 優秀政治教員”、“優秀共產黨員”;被三明團市委評為 “青年崗位能手”等多項榮譽。
“作為一名黨員,就要像釘子一樣,組織把你安排在任何崗位上,你都必須永不生銹,閃閃發光。”這是葉友賓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自任職以來,他時刻牢記黨員身份,盡職盡責,用出色的工作成績回饋組織培養,先后創新了“12345”黨建工作機制、“互聯網+黨建”、黨員“鋒領指數”考評、“三明政工”手機APP、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制度“一點通”等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應用。

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不忘初心 爭當擁護改革的“帶頭人”
面臨改革,葉友賓換下的是軍裝,換不掉的是忠誠;變化的是制服的顏色,不變的是使命宗旨。“在改革浪潮前,我們就是要牢牢守住這顆屬于我們自己的‘消防初心’永遠不變,緊跟新時代迎接新挑戰,以‘政治堅定、本領過硬’為奮斗目標,爭做新時代‘可親、可敬、可信、可愛’的政工干部。”葉友賓說道。
消防部隊體制改革消息發布以來,作為中隊政治指導員的他,始終保持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站位,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迅速在中隊掀起改革教育熱潮,引導官兵正確認識改革、理解改革、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恪盡職守、主動擔當,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堅信改革越來越好!”這是葉友賓在改革決心書上表態,也是他在工作中的真實狀態。作為中隊主官,他與官兵們一道,立足“沖得上、打得贏”,深入開展“冬訓、夏訓”練兵工作,做好“滅大火、搶大險、救大災”的準備,以強有力的擔當、專業化的力量,在應急救援任務處置中當好“國家隊和主力軍”。
百年變遷,薪火相傳,初心如磐。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重大改革,葉友賓說:“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守好我們的‘責任田’,握緊手中的‘接力棒’,繼續為守護一方平安枕戈待旦,不斷續寫消防部隊的傳統和輝煌,綻放新的榮光。”

入伍13年來,鐘聲共參與滅火救援400余起
人物二:
鐘聲:不忘初心 忠于職守
鐘聲,是將樂縣消防大隊鄭忠華中隊忠華班班長,曾先后榮立“三等功”一次;被福建團省委表彰為第十五屆“福建青年五四獎章標兵”; 被福建省消防總隊表彰為“防抗特大暴雨洪水搶險救災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被三明市消防支隊評為 “優秀共青團員”、“十佳士官”、“執勤崗位練兵先進個人”、“紅旗車駕駛員”;被三明團市委表彰為“五四青年獎章(青年衛士)”等榮譽。在部隊改革期間,他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工作生活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和感化官兵。
總是沖在最前面
入伍13年來,鐘聲共參與滅火救援400余起,搶救被困人員30余人,保護財產價值200余萬元。每一次滅火救援中,他總是沖在最前面,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
2016年6月27日,將樂縣一工廠突發火災,火勢兇猛,整個城區被火光與濃煙籠罩。鐘聲準確地用高噴車占據有利地形堵截火勢,在發現倉庫內存在危化品,隨時可能爆炸后,鐘聲主動請纓,向現場指揮員說:“隊長,讓我去吧,以前我遇見過這種情況,比較有經驗!”
在鐘聲地再三請求下,現場指揮員同意他進入火場內部搜索煤氣罐,同時命令一支水槍對其進行掩護。在佩戴好空氣呼吸器和個人防護裝備后,鐘聲手拿對講機深入火場內部,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不一會兒,滾滾的濃煙中出現了他的身影,現場指揮員立即安排人員做好接應。邁著沉重的步伐,鐘聲成功轉移出了三個煤氣罐、兩個乙炔鋼瓶、一個氫氣瓶,為戰友們消除了“定時炸彈”。

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研究新形勢下的部隊管理方法和戰訓知識
總有一股堅韌勁
作為忠華班班長,鐘聲深深地認識到,要讓戰士們服管,首先得自己本領過硬!為此,他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不斷錘煉業務素質和能力,并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研究新形勢下的部隊管理方法和戰訓知識。
盛夏驕陽似火,厚厚的戰斗服穿在身上密不透風,身體猶如在火爐內蒸烤;嚴冬寒風刺骨,常常是手上、腳上都長滿了又疼又癢的凍瘡,但鐘聲沒有因此而退縮,仍然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訓練中去。無論是體能或業務訓練,還是滅火救援戰斗,他都有著敢打敢拼、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戰友們都說他是“拼命三郎”,身上總有一股子堅韌勁兒。
“感人心者,莫過于情。要想帶好兵,必須真愛兵,用真情實愛贏得兵心。”改革關鍵時期,除了強化業務訓練外,鐘聲更是念好“愛兵經”。班上每一個戰士的家庭情況,他都認真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戰士,他想方設法與他們談心、交朋友,工作上幫助他們、訓練上關注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成為戰士們的“知心大哥”。

帶領全班人員積極訓練,不斷提高訓練質量
牢記使命與職責
當前,正是消防部隊改革的特殊時期,作為忠華班班長的鐘聲,并沒有因為改革浪潮的沖擊而患得患失。他始終牢記使命和職責,一如既往、腳踏實地、兢兢業業,起到一名士官骨干的帶頭作用。
“雖在改革中,但滅火救援任務仍然很重,中隊有些戰士思想情緒波動大,體能技能素質參差不齊,訓練激情不高。”將樂縣消防大隊政治教導員王承方介紹,作為忠華班班長,鐘聲善于觀察分析,總結歸納,變著法子活躍訓練氣氛,并制定詳細周密的訓練計劃,帶領全班人員積極訓練,不斷提高訓練質量。
每次訓練結束后,他又帶領大家一同探討在訓練過程中的失誤并總結經驗,并在休息時間自我加練,中隊的官兵們被他的拼搏精神所感染,漸漸激發起了訓練的熱情,不斷自我加壓,從被動的“要我練”變為主動的“我要練”,形成“團結協作、奮勇拼搏”團隊精神和整體合力。
“有人說,消防是和平年代最危險的職業。但我認為,這也是和平年代最崇高的職業。不管如何變革,為民服務、保民平安、救民于危難,始終是我們的使命和職責。”鐘聲這樣理解自己的工作。

水域救援訓練
人物三:
黃俊鑾:無悔青春 綻放紅門
1991年出生的黃俊鑾是福建寧德人,2011年12月進入將樂縣消防大隊,現擔任鄭忠華中隊戰斗班二班班長。入伍以來,他從一個“新兵蛋子”過渡到一個合格的消防戰士,先后參加了滅火救援850余次,成功營救了遇險群眾280余人。
“軍人就得有軍人的樣子!”
現在回想起剛開始執行任務時,黃俊鑾還有些不好意思:“第一次出警路上心情很緊張,老想著自己對于救援器材的使用還不熟練等等。”不過在到達了現場后,黃俊鑾聽從指揮員的指揮和安排,很快就忘了緊張,跟隊友一起順利完成了任務。
都說消防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日常訓練中,黃俊鑾不斷給自己加碼,別人練一遍,他要練兩遍三遍甚至更多。作訓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膝蓋撞腫了、手磨破了,他簡單包扎,又重新投入訓練。黃俊鑾說,努力訓練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對得起這份職業,完成好每一次火場救援。會操、射水、鋪水帶、空中爬樓……得益于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不間斷訓練,慢慢地這個90后小伙憑借著刻苦細致、嚴謹認真、聽從指揮,成為了隊友與領導眼中的好幫手、好同志。
去年,父親生病嚴重,作為兒子的黃俊鑾本可以請假回家看看,然而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部隊正是用人之際,他毅然決然地選擇留下,堅守崗位。黃俊鑾把對父親病情的深深擔憂化為力量,在工作訓練中勇于承擔重任,任勞任怨。“軍人就得有軍人的樣子,在關鍵時刻要拉得出、打得贏!”黃俊鑾如是說。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不間斷訓練
“救出每一個被困群眾,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火患無情,是什么讓黃俊鑾選擇義無反顧逆火而行?黃俊鑾說:“我是消防員,就應該努力救出每一個被困群眾,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2017年9月,轄區三橋大樟樹附近一居民樓發生火災,黃俊鑾和戰友們立即趕往現場進行火災撲救。他身著戰斗服,背好空氣呼吸器,作為火情偵察員深入火場內部進行偵察。在從火場內部出來向現場指揮員匯報火場情況后,他又主動請纓擔任一號水槍手實施內攻。黃俊鑾小心翼翼地靠近民房并占據有利出水位置,對前方大火予以撲救。奮戰堅持半個小時后,由于操作空間狹小和水太多且地板滑,他不小心摔倒在地,戰友們看到他嘴角有血絲流出,趕快詢問傷情。“沒事沒事,小傷小傷!”黃俊鑾連忙擺手,拿著水槍繼續對準著火點進行撲救。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大火這才成功被撲滅,黃俊鑾的臉上卻紅腫了一片。

授課
“喜歡我的崗位,我還要在這里堅守下去”
改革期間,對于黃俊鑾的工作,老家的親人們有勸他換個事做。但黃俊鑾微微一笑:“我喜歡我的崗位,我還要在這里堅守下去。”
做為戰斗班班長,黃俊鑾態度端正,從不懈怠,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我是一名老兵了,如果連在消防部隊改革史上這一最后的余光都未曾發揮,那枉為一名軍人,枉為一名共產黨員!”
黃俊鑾一方面堅持不斷學習新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并堅持工作學,學中干,筑牢改革期間思想政治立場,增強對黨認識,堅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他嚴守操課紀律和安全規程,在每天的訓練中,依然認真領會揣摩教員耐心仔細講解的動作要領,堅持盡最大努力完成各項科目,始終為其他官兵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并敢于批評完成不了訓練任務的同志,提高單兵能力素質和隊伍整體應急救援水平。
作為鄭忠華中隊的一員,黃俊鑾還堅定地扛起“忠華服務隊”的旗幟。幾年下來,他共參加義務勞動50余次,義務獻血2800毫升,累積為貧困山區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捐款3萬元,捐物100多件,這些實際行動得到了大隊全體官兵廣泛贊譽,先后榮獲了福建省消防總隊“優秀共青團員”、福建省“優秀共青團員”、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