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里的快樂人生
2018-10-25 10:19:09李烈?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徒步愛好者們在紫陽公園活動。 東南網10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烈 通訊員 邱慧敏 文/圖) 身穿橘紅色上衣、黑色七分褲,隨著音樂的節拍,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每周一、三、五,尤溪縣紫陽公園里都有這樣一支多達上百人的隊伍,一起進行徒步運動,成為縣城里的一道亮麗風景。 他們是尤溪縣徒步協會的徒步者。多年來,他們走遍尤溪縣城及周邊的山山水水,共同走出了一個健康快樂人生。 徒步,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也不是體育競賽中的競走項目,而是指有目的地在戶外進行的中長距離的走路鍛煉,徒步也是戶外運動中最為典型和最為普遍的一種,不需要太講究技巧和裝備,而且作為一種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不容易受傷,容易被人接受。 這些徒步者起初是一群騎行與冬泳的愛好者。“冬天游泳結束后,沒有出汗。每天晚上走走,出一身汗,感覺很舒服。”尤溪縣徒步協會會長張明說,這是大家徒步的初衷。從2014年10月開始,大家創建了“泳協走吧”QQ群,相約每周一、三、五晚上7點半,在紫陽公園大屏幕集中散步,周末去戶外徒步運動。 這些活動的組織,很快吸引了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一年時間里就發展到200多人。 2016年2月,張明等人倡議學習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經典。“我們覺得只把身體鍛煉好還不夠,還需要學習傳統文化。”張明說,他們從《弟子規》學起,還學了《論語三百講》《詩經》《道德經》《孟子》《大學》《中庸》等,眼下正在學《尚書》。于是原來“泳協走吧”改成了“游泳國學徒步”群,吸引了更多人加入。 2017年3月19日,群里組織129人參加了杭州千島湖國際毅行大會,所有隊員統一身穿著印有“我家在景區度假來尤溪”的橙色T恤,首次走出尤溪宣傳尤溪。 “經過事先的簡單組織訓練,我們排列成兩列,并配上音樂節奏邁步,整齊、好看,吸引了很多當地的運動員和我們一起走。”張明表示,這次活動之后,他們開始逐步對徒步運動進行規范化,以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他們將活動內容進行編輯,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后,點擊量很快破萬,讓這個縣城的更多人關注這項運動。 2017年6月12日,尤溪縣徒步協會正式成立,登記成為一個社會團體組織,主要組織徒步活動和徒步賽事,開展戶外運動技能培訓、安全知識講座,積極響應政府部門的旅游文化志愿服務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公益活動。目前,還下設攝影組、編輯組、騎行隊等。 之后,尤溪縣徒步協會舉辦了“首屆天湖景觀道徒步賽”,承辦了2017第二屆聯合山地馬拉松賽、農信杯環城徒步、千人登高等一系列活動,并多次組織外出交流徒步活動,參加了晉江“穿越三山”徒步大賽、大田高山茶海跑、漳州城市徒步15公里、德化廈門尤溪三地共徒10公里等活動。 2018年7月,所有隊員統一配上隊服。橘紅色上衣和黑色褲子上都印有“尤溪縣徒步協會”的字樣。 “跟著音樂節奏進行一定速度的健步行。每次健步三圈6.6公里,一小時內完成。”張明說,一般選擇每分鐘120至130拍、節奏感較強的音樂,保證大家的運動強度,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音樂還可以幫助大家減輕運動的疲勞感。 雖然每個人參加戶外活動的目的不盡相同,但切切實實改變了大家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以前打牌、喝酒,現在徒步。”一名徒步愛好者表示,自己的體重減輕,體檢指數變正常了。 今年63歲的蔡和羹,是一名退休職工,去年5月開始加入尤溪縣徒步協會。他說,以前自己隨便走,走一兩個小時都不容易流汗,現在按音樂節奏走,不僅走路姿態更優美,而且科學鍛煉,第一圈慢點、第二圈快點、第三圈提速,結束時全身濕透了。喜歡攝影的他,還向協會里的“攝影高手”們學了不少攝影知識。 尤溪縣徒步協會還組織到縣內各鄉鎮進行音樂健步行,宣傳健步運動,帶動了徒步運動的興起。目前尤溪縣還有新陽步友團徒步隊、聯合徒步群、走遍尤溪徒步群、尤溪徒步群等。尤溪縣徒步協會已成立了新陽健步隊、西城健步隊、梅仙健步隊、縣總院健步隊。張明表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長期堅持科學的鍛煉,必將給自己的身體帶來莫大的好處。希望未來尤溪所有鄉鎮都能成立健步隊,讓每個鄉鎮都有這樣一個帶動全民鍛煉的平臺。”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