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美人茶香飄榕城
2018-10-30 11:52:32鄭宗棲 吳聯參?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大田縣第十三屆中國高山茶文化節 東南網三明10月30日訊(通訊員 鄭宗棲 吳聯參)“真沒有想到我們的美人茶如此受人青睞,活動當日所帶來的茶葉就脫銷了,連夜托人從大田再寄茶來……”10月26日至29日,大田縣第十三屆中國高山茶文化節在福州市三坊七巷舉辦,參加活動的易津茶業業主嚴互佐說,不但茶賣得好,還承接了30多份公司定制茶和單位辦公用茶業務。 品茶 此次茶文化節以“大田美人·雅韻天成”為主題,以發展茶經濟、提升茶品牌、傳承茶文化為元素,通過舉辦茶王爭霸、茶藝表演等系列活動,以茶為媒、以茶會友,展示大田絢麗多姿、別具一格的茶文化。 品茶 近年來,大田縣以“大田美人茶”品牌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提升茶品質、大力開拓茶市場、大力弘揚茶文化,打生態牌,走綠色路,著力推動茶產業“接二連三”,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品牌優勢,讓一片片茶葉成為富裕一方百姓的“金葉”。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產值10億元,共有茶葉加工廠2650家,年產毛茶4310噸,涉茶人員10萬人。 茶藝表演 大田是“中國高山茶之鄉”。大田的茶好在哪?縱觀當下茶市,市場萎縮,高端產品需求減少,茶葉市場整體價格下降,大田又是如何擺脫困境? “打生態牌,走綠色路!”該縣茶業局局長陳益存介紹,這是大田茶產業發展成為“常勝將軍”的首要“密碼”。高山云霧出好茶,大田境內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峰巒疊翠,云霧繚繞,甘泉潺流,在這樣環境生長下的茶樹,芽頭肥壯,葉質柔軟,茸毛甚多,形美味濃,給人以別樣的舌尖感受。 除了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外,大田還在種茶、制茶過程中下足功夫。堅持以科技為產業發展主引擎,全面推進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推廣使用智能化制茶裝備,積極構建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全力打造標準化、智能化、信息化茶葉產品。 以茶育商,以商興茶。該縣進一步推進“大田高山茶”公共品牌建設,著力培育引進有實力的茶商和茶葉銷售企業,實施品牌管理,積極拓展銷售網絡,大力扶持電商產業,實現“線上+線下”雙重營銷。2011年“大田高山茶”被農業部批準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2016年“大田高山茶”被農業部授予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2017年“大田高山茶”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截至目前,證書持有人大田縣茶葉學會已授權6家有資質條件的主要茶企使用“大田高山茶”地理標志近6萬枚。 以茶促旅,以旅興茶。一頭看重文化,深入挖掘茶文化,尋找文化載體;一頭做優茶園,開發生態、養生休閑旅游,這是大田探索茶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該縣依托屏山鄉萬畝生態茶園,著力挖掘茶文化、發展茶民宿、開發茶家樂,培育茶香小鎮鄉村旅游產業,讓游客近距離感受草生栽培、不噴農藥的生態種茶模式,進一步提升高山茶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縣里設立高山美人茶文化研究所,搜集整理茶文化史料,成立茶藝中心和茶藝館,積極培養茶藝人才,每年定期舉辦茶文化節、高山茶產業發展論壇及高山茶書畫展。充分挖掘南音、山歌會、高甲戲、布袋戲等當地民俗文化,規劃建設江山美人茶鄉文化大院,引進三雅道茶文化培訓體驗中心,定期舉辦茶道、琴道、花道、香道等系列活動,不斷豐富茶文化內涵。 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大田旅游業的發展,同時以旅興茶,拓展了全產業鏈。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依靠“產業+生態旅游”,大田開始向遠道而來的客人銷售“最美風景和最清新空氣”,以茶促旅、以旅興茶,“六茶共舞”,逐步實現產業發展的“接二連三”,“泡”一壺“千億”好茶。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