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00sc"></input>
    • 在線讀報

    永安城郊小山村:老黃歷創造新傳奇

    2018-11-16 10:38:57林丹?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黃歷村新村一角

    1989年8月11日,《三明日報》“山風”副刊

    黃歷村慎修堂——福建省立農學院辦公舊址。

    黃歷村馮氏祖屋——省立農學院嚴家顯院長舊居。

    ●三明日報永安記者站 林丹 文/圖

    黃歷,永安城郊的小山村,抗戰時期是福建省立農學院(現福建農林大學)創辦地,曾為中國社會經濟史學的誕生提供過一大箱“寶物”。改革開放讓黃歷走出了“沉默而貧困的歷史”,邁上了發展新路。1989年8月11日,本報“山風”副刊刊發了陳發榮、羅雄、徐海明撰寫的報告文學,記錄了《黃歷村的歷史腳步聲》。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日子里,記者重訪黃歷,傾聽古村的新變奏曲——

    一條鄉村小道,一座老屋,一株古樹,一片菜園……對到過永安市南郊的黃歷村的人來說,這些景致再熟悉不過了。

    在歷史的長河里,一樣的村子,不一樣的記憶。

    一箱“寶物”孵出中國社會經濟史學

    時光回到1939年,抗戰時期,省府內遷永安,黃歷村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知識分子,從此,這個小山村引起了全國關注。

    1939年夏天,為躲避日機轟炸,永安福建省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課主任傅衣凌跑進黃歷馮氏土堡,在一間老屋里無意中發現了一大箱幾百件民間契約文書,有田契、佃契、借據等,時間跨度從明嘉靖到民國,長達400多年。明清封建時代永安農村租佃經濟盛行,農民貧困,農村發展遲緩,“就像小腳走出來的歷史”,“一個農戶幾代人慘淡經營積蓄起來的二三畝土地,在命運不濟時,就得變賣或典當出去,田主轉眼間就淪為佃戶”,“依附在土地上”,這些民間契約就是歷史見證。

    翻閱著這些民間“寶物”,傅衣凌在思考:如何破解土地制度的密碼,給這片土地帶來生機?后來,他運用這些基礎核心材料,研究并創立了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暨中國契約學(詳見本報2018年7月6日“周末”《中國最珍貴的契約“寶藏”——追尋歷史學家傅衣凌在永安進行契約研究的印記》)。一排農舍誕生了省立農學院

    緊隨傅衣凌之后,一批學子來到黃歷。1940年6月,福建省立農學院(現福建農林大學)在此創辦,村民們迎來了首屆學員和老師們。

    當年,學院占地200余畝,首屆招生96名,嚴家顯先生擔任首任院長。

    從1940年至1946年,省立農學院設農藝、園藝、森林、植物病蟲害、農化土壤、畜牧獸醫、農業經濟7個系,共畢業7屆學生,計435人。學院專門接收家貧失學的優秀青年,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一大批農業高級人才,也奠定了閩臺高等農業教育的基石。1946年,農學院搬遷至福州戰坂。

    嚴家顯是著名的昆蟲學家。抗戰時期,炮火紛飛,經濟困難,物資匱乏,他殫精竭慮,愛校如家,愛生如子,自己掏錢補貼學校開支,甚至當掉了愛人的所有首飾;看到寒冬里學生靠跑步御寒,他把愛人剛剛織好的新毛衣送給了學生。經費支絀之時,他不惜以高薪重聘國內專家學者到院任教。多位教師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名校留學歸來的,不少課程是全英文授課。

    當時,黃歷村的農舍和祠堂是師生們的宿舍和教室,農田是課堂,學生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實踐中提高技能。戰時資源有限,師生們吃的都是糙米、竹筒飯,學院鼓勵支持學生自力更生,在黃歷村的山坡、河邊開荒種菜。

    辦農場,辦茶廠,農學院的學子在黃歷播下了農業科技的種子。

    幾多曲折:吃大鍋飯的清貧歲月

    時光飛逝,一轉眼到了2018年。走進黃歷村,一幢幢洋樓拔地而起,摩托車、小轎車穿梭在蜿蜒的村道上。

    黃歷位于省道307線旁,距永安市區7公里,全村有5個自然村,410戶,1713人,有耕地面積1875畝,林地面積1.65萬畝。

    這里,明清時屬于二十七都,包括桂口、洛溪等地;民國時期,先后屬吉山鄉、吉峰鄉;1958年屬先鋒(城關)人民公社,1961年屬城郊人民公社,1964年屬茅坪鄉,1991年屬黃歷街道,2002年屬燕南街道。

    七十多年間,黃歷又走過一段曲折的歷史。

    解放后,土改,農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精耕細作,生產大發展。但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起,在“左”的思想指導下,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土改解放出來的積極性又被扼殺了。1958年,黃歷成為永安最大的煉鐵基地之一,農民來不及挖地瓜就上山砍樹燒木炭,挖鐵礦,當爐前工,土地拋荒,口糧不足,生產、生活遇到嚴重困難。

    “以前,我們一年最多做2套衣服,衣服破了打補丁,一直補到整件衣服厚起來。”村民張可銓回憶說。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村民拿著布票買布,自己縫制衣服;拿著糧票買糧食。

    “解放初期,孩子在大人背上長大,八十年代的孩子在兩輪自行車上長大,如今在小汽車或公交車上長大。”老張說。

    張可銓出生于1934年。1963年,大兒子張紹武出生。一家人擠住在土木老祖房里。張可銓走路到永安城購物,來回就是一天。張紹武6兄妹,幼時,母親洪法玉一邊背著孩子一邊煮飯、種菜。后來,張紹武到永安三中讀書(寄宿生),每周都帶著一小罐咸菜走到學校。初中畢業后,他當了學徒工。

    過去,黃歷村沒有安裝路燈。菜農們凌晨3點起床,借著月光,挑菜到城里賣。改革開放前,村民都要參加生產隊集體勞動,掙工分,吃大鍋飯,家家戶戶過著清貧的日子。

    村黨支部書記潘孝禮說:“上世紀80年代初,村民辦婚宴,一般6道菜,素菜為主,豬排骨、豬肝、紅燒肉鋪在蔬菜上方,作為點綴。”

    村民老李告訴筆者,以前村里全是低矮破舊的土木結構老房子,沒有一座磚房,廚房連著廁所、豬舍,臭味難聞,蚊子成群結隊在屋內飛來飛去;沒有洗發水,村民將稻草燒成灰,制成堿水洗頭發。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村里沒有電視,附近的永安機械廠有一部14吋的黑白電視機,村民都跑到那看電視。

    無數歡欣,改革開放帶來巨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黃歷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79年村民人均收入80元。1982年分田到戶,極大地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大家發展生產,腰包鼓起來,開始添置家電、通訊工具,從黑白電視機到彩電,從固定電話到傳呼機,再到小靈通、手機。這幾年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村民叫外賣送餐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隨著經濟發展,村民收入渠道增多,有的進城做生意、打工,有的種菜、種糧。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2.1萬余元。372戶村民蓋起新房,部分村民還在永安城買了房。

    分田到戶后,張可銓與妻子洪法玉承包幾十畝地,種西瓜、種菜,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洪法玉還報名參加掃盲班,學習文化知識。

    “我是21歲才小學畢業。”洪法玉笑著說。之后,她還當過小學代課老師。

    如今,張可銓的曾孫已經7歲了,四代同堂,其樂融融。今年,張紹武一家新建四層樓高的小洋樓,正在裝修,即將搬入新家。

    民以食為天,改革開放40年,小餐桌大變化。張紹武說:“以前,三餐沒肉吃;現在,餐餐有肉,但是不愛吃了。”當地的婚宴也升級了,雞鴨魚肉一應俱全,山珍海味應有盡有。

    一批能人,成了黃歷“代言人”

    黃歷地處永安城郊,地理位置優越,國家曾在這里建機械廠、化工廠、汽車廠等企業。如今,機械廠升級為福建兵工裝備有限公司。靠著諸多便利,黃歷人種菜、辦廠,走出了一條條致富路。

    目前,黃歷村有裝機容量250千瓦水電站一座,3家竹制品廠,還有鴻盛工貿、永光蘭盤廠、耐火材料廠等企業。

    黃歷村人杰地靈,改革開放后走出了一批致富能人。

    在中國廚柜行業里,潘孝貞算是一個旗幟性人物。黃歷小學是潘孝貞的啟蒙學校。之后,他從永安一中畢業,考入上海同濟大學。1999年,潘孝貞與永安一中同學溫建懷攜手創業,共同創立金牌廚柜。

    如今,金牌廚柜成為國內廚柜細分領域的第一品牌,2016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國內資本市場里的“專業廚柜第一股”。

    潘孝貞致富不忘家鄉人,情系永安的教育事業,多次向黃歷小學、槐南中心小學等永安農村小學捐贈電腦、圖書。潘孝貞還以他父親的名義設立黃歷小學潘瑞龍教育基金會。這幾年,潘孝貞、溫建懷還以個人名義向永安一中捐贈近300萬元,設立了永安一中獎教基金。

    村民謝永茂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他廚藝精湛,曾在中國駐泰國大使館、馬來西亞特維斯酒店擔任廚師。2013年回到家鄉,在永安城區創辦開元酒樓,生意紅紅火火。今年春,他與合伙人在黃歷村籌建福建心正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踏上立體種養、觀光旅游之路。目前公司養雞2萬余只,雞糞經過無害化處理后回田。

    在推進鄉村振興的當下,這些致富能人正為黃歷抒寫新的創業篇章……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本網原創
    更多>>要聞
    • 新聞圖片
    • 論壇熱圖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91亚洲最新精品,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在线
  • <input id="i00sc"></input>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爱我久久国产精品| 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剧情麻豆剧果冻传媒视频免费 |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亚洲酒色1314狠狠做| 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足恋玩丝袜脚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猛少妇色xxxxx|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五页| 国产chinese91在线| 污污动漫在线看|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www色在线观看|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视频播放| 香港三级午夜理伦三级99|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老司机午夜性大片免费| 日本高清乱理论片|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久久| www.色午夜| 欧美精品手机在线| 国产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亚洲欧美性另类春色| 久草网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