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00sc"></input>
    • 在線讀報

    “三明工匠”主題講述裝起風鼓“風”稻谷

    2018-11-22 12:04:45林生鐘 溫欣孝?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風鼓師傅張占布



    組裝風鼓



    “風”谷子

    ●林生鐘/文溫欣孝/圖

    白露時節,毗鄰三元和尤溪的大田縣北部糧倉廣平鎮,黃燦燦的水稻已經垂下了穗,人們在田里揮鐮收割,脫粒好的谷子在“風鼓”的風力作用下,吹出了一股股夾雜其中的雜質。在元沙村的一棟民房里,木工張占布也在忙不迭地拉鋸、推刀、掄斧,村里不少人幾個月前就來訂造風鼓了,大家等著張師傅趕工交貨,好在收割季到來后投入使用。

    農業文明的產物

    “風鼓”是大田農村用來“風”谷子的一種木制用具,后者的“風”指人工制造風力。風鼓體型大,四腳落地通高1.5米,長2米,寬48厘米,這種農具用杉木板拼裝成,重量輕,移動容易,農戶家家必備。主體部分是風倉,風倉居中,兩面為進風口,木質的軸承和四片風葉固定正中,操作者搖起倉外的搖把,吸入空氣由低向高,呈波浪狀吹到出風口,將倒在鼓頂漏斗里往下落的谷子吹凈。

    風鼓的進風口和出風口都是正方形,前者邊長29厘米,后者38厘米,圓盤狀的風倉直徑約90厘米。風谷子時,農人面對風鼓右手搖風葉手柄,左手即時調節漏斗流量大小。底下放置用于裝干凈稻谷的籮筐,左側伸出的架子上托著簸箕接住秕谷。

    木制風鼓比電風吹好用,風力大小按人的意愿可隨時調節,比如風剛收割起來的稻谷,因為含水分多又夾雜了異物,清理時就需要手重風大,曬干的谷子風起來柔和用力,吹出秕谷不致糧食浪費,恰到好處。

    張占布的妻子林玉珠在一只舊風鼓上“風”稻谷,他本人則在另一邊的作坊里向旁觀者演示:風倉用鼓板12片,外沿包篾條的叫“釘鼓”,木板穿進倉壁鉚榫的稱“扣鼓”……夾板條用的“板騎”釘在板凳上,用途不一的刨刀或平或凹,形狀多樣。

    父親是個老木匠

    張占布出生于1954年,父親張上根1934年出生,是個老木匠,蓋房打家具樣樣精通,用張占布的話說:“理出一門大同小異,只要父親看上一眼,沒有什么活不會的。”

    縣里組建木器建筑生產合作社,張上根帶著自己的首徒一起應聘,兩人被招錄后,他把張占布和母親、姐姐的戶口轉為居民。性格樂觀豪爽的張上根做事情從不偷懶,在建筑社里以做工“質量好”“速度快”著稱。大饑荒時期,他一個勞力掙錢養家生活艱難,一家子吃不飽肚子。當他回到鄉下看見家中年幼的兒女餓得奄奄一息,決定放棄“吃居民糧”待遇。之后國家出政策允許給農民分“自留地”,張上根干脆把一家人的戶口遷回到村中,自主種瓜種菜和種雜糧。

    每天,張上根都和隊友們一起下地干活,如果有人請他去蓋房,領到了工錢他立馬補交上在生產隊沒出工的“工分值”。除了賺到三餐飽飯,扣除工分后仍有結余。

    張上根有次在家里休息“病中偷藝”。鄰居請了尤溪師傅來做風鼓,他天天上門去作陪。老師傅帶的孫子干活很生疏,張上根看不下去了就跟老師傅提出,不如讓他也幫忙打下手。不幾天,鄰居的風鼓裝好了,師傅挑起工具向“東家”辭行:“以后我不會再來了,這個年輕人是來學藝不是陪我玩的,我已經把手藝給他了。”

    因為隨和,做事公道,在幾千人口的村子里,所有的紅白喜事大家都推張上根主持。

    子承父業做木匠

    只有小學文化的張占布,17歲開始跟父親學蓋房子,他做過縣里坑口水庫的庫槽模架,單拱跨度20多米。指揮部來村里招木工時,才二十多歲的張占布在本地已經小有名氣了,年輕的他被領導相中。建水庫同樣按工分給福利,每10個工分補大米半斤、錢三毛。因為算技術工,張占布每天得到15個工分,自帶的工具也有補貼,小項目允許承包,這樣又多賺了許多錢。

    村里的木匠們都爭著去,可名額有限制。張占布只去了一年,把機會讓給了別人,他回到村里沒農活時,就給隊里做犁耙、修板車斗,完全就是個多面手。經他手蓋的房子很多,拆舊修補的為數也不少,鎮里的老祖房、老土堡、知青館,他都參加維修過。去年秋天,他帶著另兩個木工兄弟,修建了村頭五龍山上的“百香詩院”。“百香詩院”與《二十四孝》編撰者郭居敬有關,元代鄉賢曾經著過作品集《百香詩》。

    說起村部邊上的知青館,這種“人”字屋架大跨度的會場建筑,目前全縣只剩兩座。元沙村里的這座會場,最初是由張上根主持建造的,如今屋宇破損腐爛,接過衣缽的張占布義無反顧地維修起來。

    之前的14歲,正值“文革”如火如荼,學校停課,孩子們天天批斗人搞“串聯”。父親看不慣社會風氣,得知兒子又被組織起來出去瞎鬧,一怒之下叫還差幾天就可以小學畢業的張占布退學回家。父親認死理,就是想不明白“哪有學生斗老師的道理”。父親讓張占布幫著做農村賀壽用的“鏡牌”,這種木質鏡框兩側可以寫賀詞,是當地流行的賀禮。做“鏡牌”掙錢的雖然不多,但暢銷,也為張占布子承父業打下了功底。

    祖孫三代造風鼓

    “風鼓在1980年時,一架售價18元,現在漲到1400元。”張占布制作風鼓,念念不忘夸自己的父親。他說父親發明了鐵質手柄,使風鼓的壽命更長,他也因此記下了土地聯產承包到戶“搞單干”的第一個年頭里,父子倆上門裝了風鼓84架,農業生產脫離了集體以戶為單位后,家家都需要。

    張上根干活始終是個動作快的人,別的師徒兩個人造一架風鼓用時半月,他一個人兩天就完成,而且保質保量。他的工錢按5個工作日收取,但客戶們都愿意給,這比起他人省了數倍,而且吃喝少了更合算。張占布說自己的手腳比較慢,但三天時間同樣能夠造好一架風鼓。

    廣平地勢平坦,水田面積大,田埂少,坵壁矮,耕作省時省力,適合現代機械作業。村里的農戶對風鼓有需求,說明當地的農業生產沒有受到城鎮化影響。在偏房里看張占布裝風鼓的鄰居張興鈕由衷稱贊:“他做的東西都非常精致美觀,技術在廣平地界數一數二。”張興鈕進一步介紹:“比如他裝的房間木門,不管晴天還是下雨開關自如不受影響。”

    張占布長期蓋房子且善于計算,他懂得地理學與民間擇吉知識,經常建議雇主如何搭配人居環境。他生育有二男二女,小兒子與人合伙辦公司拿項目,得意門徒大兒子負責搞裝修。同樣,一家三代人都會制作風鼓,手藝傳承永不說再見。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本網原創
    更多>>要聞
    • 新聞圖片
    • 論壇熱圖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91亚洲最新精品,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在线
  • <input id="i00sc"></input>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国产三香港三韩国三级不卡|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扁豆传媒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综合 亚洲 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2021日韩麻豆|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猫咪www免费人成网站|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67194av|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国产a级午夜毛片| chinese国产高清av内谢|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一卡二卡3卡4卡四卡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图片区小说区校园|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网友自拍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69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经精品香蕉网| 金牛汇app最新版|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国产色在线|亚洲|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