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劉燦華先進事跡
2018-12-11 09:27:14?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劉燦華 東南網三明12月11日訊 在美麗的八閩大山中,有這樣的一名消防老兵,他是滅火救援中的尖刀,在烈焰騰飛的火海、生死攸關的救援現場他用身軀阻擋的火魔的肆虐,用雙手托起了生命的橋梁,從軍24年,他先后參加各類滅火救援任務3500余起,疏散搶救遇險群眾1540余人,挽救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8次,被消防局授予“優秀士官人才獎”、獲得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被省公安廳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省消防總隊評為“鄭忠華式消防衛士”、“執勤崗位訓練標兵”、被三明市政府評為“首屆最美基層人物”、被支隊授予“崗位技術能手”、“抗洪搶險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 他身處異鄉,卻用信念的執著守護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他用忠誠和果敢,書寫了一名消防人24年的青春歲月,他就是三明市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二級警士長、特種車駕駛員劉燦華。 劉燦華,男,1978年11月出生,1994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福建消防總隊三明支隊特勤中隊特種車駕駛員兼操作手。先后擔任過班長、特種車駕駛員、執勤中隊長助理、代理排長等職務。 三明消防支隊特勤中隊劉燦華 用忠誠打開生命通道 降伏火魔,救民于水火,是一名消防指戰員的天職。 2015年4月,在增援漳州古雷PX爆炸事故處置中,連續奮戰了幾十個小時,為確保前方不間斷供水,他不辭疲勞,不顧危險,一直都在污水中浸泡著。腳被戰斗靴磨出傷口,污水浸泡傷痕累累的傷口蜇得人鉆心疼痛,劉燦華和戰友們依然堅持,堅持,再堅持。在4月7日晚608號罐出現流淌火,劉燦華駕駛的消防車距流淌火不足15米的距離,流淌火溢出后,他沒有絲毫的慌亂。在消防車泵還在吸水情況下,他沉著冷靜,細心大膽應對緊急情況,毅然選擇與戰車同進退,麻利的卸下吸水管后,駕駛戰車沖出火場,逃離火魔的吞噬,他的英勇舉動不僅為此次滅火救援保存了有生力量,更體現了一名消防軍人對戰車的深深情感。 2006年6月,將樂縣200多名群眾被洪水圍困,劉燦華帶領16名指戰員,為受困群眾架起生命之橋;2001年9月,梅列高速公路大橋出現塌陷,劉燦華冒著可能發生二次坍塌的危險,一次次下到近3米深坑將受困者背出來;當年同月,在營救一名墜坑民工時,救援手套磨破,手指骨折,他全然不顧,仍繼續徒手挖掘,直到民工安全獲救…… 危難險重時刻劉燦華是一位 “硬漢”,但面對自己的父母、妻兒,他只有深深的愧疚。劉燦華老家在湖南益陽,照顧年邁父母、幼小女兒的重擔全落在妻子身上,“有時回家可以呆上幾天,有的時候還在半路就接到返程電話。” 刻苦訓練 用汗水澆灌精彩人生 “要想在救援現場救命,就要在操場上玩命。”消防技能是否嫻熟,直接影響一線消防指戰員搶險救援成功與否。 訓練中的劉燦華有一股鉆勁、一股韌勁、一種狠勁,訓練中手磨破了,腿碰傷了,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別人作業時,他仔細觀看;自己作業時,他認真思考。勤于學習、刻苦專研、踏實肯干……正因如此,在97年的支隊比武競賽中,入伍僅三年的他就斬獲了6個項目中的4個單項“第一”;98年又代表支隊參加總隊比武并且獲得多項第一的好成績。隨后,又擔任過07年福建消防總隊大比武,09年福建消防總隊鐵人對抗賽、10年全國消防南片區大比武,12年全省消防基層指揮員比武教練員。 辛勤耕耘結碩果。經過20多年努力,劉燦華熟練掌握了消防業務技能,在全國、全省消防部隊大比武中獲10多項獎章。從“門外漢”到“崗位能手”,再到“優秀教練員”,劉燦華不僅用汗水澆灌出精彩人生,而且為全市消防部隊基層大隊培養技術骨干、特種車駕駛員和滅火、救援、化學攻堅等各類人才1000多人。 “硬漢”被人所熟知,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身上總是洋溢著一股“拼命三郎”、“鐵教頭”的勁頭,讓人情不自禁地跟著他沖鋒在前。劉燦華以其生活的點點滴滴,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塑造了人民消防衛士的良好形象。“生命不息,戰斗不止”。 比武競賽 用責任詮釋無悔青春 做好一件事很容易,但做了24年的好事卻很難,貴在堅持,成在堅持——這也許就是他認為軍人肩上必須具備的責任! 在經歷過多次的重大滅火救援中,他深刻地認識到過硬的業務素質對消防員的重要性。為使訓練項目能在滅火救援中發揮實際作用,他不僅在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的情況下制定了多種方案,而且還對各種意外情況和不利因素都制定了相應的對策。他經常琢磨如何利用現有裝備,最大限度地發揮裝備的有效作用,達到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經過24年的不斷努力,現在他已熟練掌握各種消防業務知識。并為中隊編寫了《器材裝備性能參數與使用維護手冊》和《常見化危品理化性質及處置對策》等資料;研究出了“高層建筑水帶垂直鋪設及器材快速提升系統和操法”和“緊急遇險情況下消防員無線呼救器及后場接收裝置模擬實戰操法”等兩套實用操法;發明了水帶“限脫圈”、吸水管“限深衣”、消防車與手抬機動消防泵耦合供水“轉換接口”等器材,得到支隊領導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市基層部隊推廣使用;先后撰寫發表了《探索云梯消防車現場作業發生故障時的應急操作對策》、《凝析緊急遇險情況下無線呼救器模擬實戰及使用探討》和《淺析市政消火栓在城市火災撲救中的供水能力與測試》、《A類泡沫消防車在農村火災撲救中的應用和研究》、《探析消防車制動性能熱衰退現象與預防措施》等調研文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作為特種車駕駛員的他,曾被徐工集團高級工程師楚學成評述:“全國消防部隊舉高車駕駛員中只有兩個人掌握徐工集團登高平臺消防車的整車電路和液壓知識,劉燦華算一個。”此外,針對當前滅火救援中常規器材裝備存在實戰性差、操作繁瑣等問題,在原有的器材裝備上進行改造、革新。泡沫消防車在滅火戰斗中泡沫液加注時需多人配合操作,且存在效率低、速度慢、耗時費力等缺點,他根據部隊實際情況研制出一臺泡沫液電動自吸泵。舉高消防車在火災現場作業時作業位置選擇靠目測、估算,準確性不高等缺點,舉高車下車操作人員觀察不到作業平臺高空周圍情況等問題,研制舉高消防車作業定位儀和舉高消防車工作平臺全景影像監控系統,三項成果都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他編寫的《火場通信操》獲福建消防總隊創新操法二等獎。 “軍營是個大熔爐、大學校,更是鍛煉培養人的地方,只有練好本領,才能報效國家,我們才會為你感到高興。”劉燦華說:每每想到剛入伍時父母對他的告誡,就會感覺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內心深處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改革重任在肩,號角催人奮進。每一次從組與調整,都是為了更好的出發。每一次離開與出發,都意味著更為重大的責任和使命。作為應急救援的國家隊和主力軍,每一名消防指戰員都是人民群眾最堅強的后盾。為了肩負的使命,更為消防事業的無上榮耀,每一名消防指戰員都將以鐵血為民的赤誠,以鐵骨鑄劍的行動,在火海面前舍生忘死,在危險面前沖在最前,在困難面前永不言棄,用實際行動彰顯一名忠于祖國和人民的崇高精神,竭盡全力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為三明消防事業發展再立新功。 獲得榮譽: 2014年5月:三明市青年五四獎章 2014年5月:福建省青年五四獎章 2014年7月:福建省公安現役部隊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3月:公安部消防局優秀士官人才三等獎 2016年6月:福建省消防總隊記個人三等功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