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青水畬族鄉:活態保護,自信畬鄉迎客來
2018-12-24 09:28:54方煒杭 通訊員 魏興谷 童長福?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12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魏興谷 童長福 永安青水畬族鄉集鎮夜景 羅聯永 攝 小青瓦、白灰墻、坡屋面、翹屋脊,小橋流水,鳥語花香。近日,記者沿著蜿蜒的山路,來到永安青水畬族鄉。 “我們去年底剛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鄉黨委書記溫永有告訴記者。青水畬族鄉地處永安西南部山區,山高路遠,經濟發展過去長期排名全市末端。近年來,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不搞大拆大建,為子孫后代留下原汁原味的畬鄉鄉愁。 “前幾年那陣違建風如果沒有剎住車,恐怕就沒有現在的青水畬寨景區了。”作為鄉黨委政府所在地的青水村的黨支部書記,56歲的鐘才榮感慨道。 群眾要改善居住條件,畬鄉風貌要保留,這一對矛盾如何化解? 鄉里請來東南大學、福州設計院等多家專業單位對全鄉進行整體規劃,通過“建一批、改一批、拆一批、保一批”的方式劃定、完善各種功能區,滿足群眾需求,逐步形成統一的畬族建筑風格,讓畬族文化保護傳承有了載體。 溫永有告訴記者,據全面調查摸底,目前全鄉畬族古建筑260座,其中有保護價值的古民居170座、土樓4處、廊橋3處、民間信仰場所122所、商周遺跡2處、革命遺址49處。永寧橋、化龍橋其形制在國內比較罕見,特別是永寧橋的靈元宮和戲臺屬歐洲鏡框式舞臺,在我國乃至西歐都非常罕見。同時,青水還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開閩文化,曾是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九軍團駐址。 保護好,更要傳承好。 “三月三”文化節的變化,就是一個縮影。鄉人大主席鄭翔深有體會地說,該文化節剛開始由鄉政府舉辦,每一個攤位要政府貼錢請老百姓來辦;現在,老百姓自發辦,“三月三”文化節的規模從原來的5000人發展到現在的3萬人。鄉里還組建起永安市青水畬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現已經常到外地表演創收。 如今,永安青水畬族鄉初步形成了以畬族藝術體驗為核心,集生態休閑、古建筑參觀等功能為一體的旅游產業。據統計,去年畬寨景區接待各地游客達30余萬人,以文化為核心發展旅游,成了推動畬鄉振興的新力量。 “剛開始吸引我的是這里的畬族古建筑,讓我想要留下來的是這里獨特的文化。”張文動是一家沿海文化企業的員工。今年,他所在的公司在多地選址后,決定在青水出資近百萬元修繕一座祠堂,開設一家集住宿和展示功能于一體的剪紙館,由張文動負責打理。他也成了畬鄉人氣越來越旺的見證者:“那天我剛開門,嚇了一跳,一下涌進一兩百個人,原來是家長帶著孩子來這里感受田園風光,領略畬族文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