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通駟廊橋 橋面加鋪青磚防火
2019-01-21 09:19:23林生鐘?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訊 福建日報 林生鐘 大田多山,萬壑千溪,自古就橋梁眾多,在這些古橋里,保留最好的當屬通駟橋。通駟橋是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大田縣華興鎮杞溪村。這座重檐歇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的古廊橋,寬8.5米、長25.2米、橋亭高度7米。 通駟橋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橋面上廊柱眾多,40根分4行并排,部分連接板條,既起固定作用,又可給過往的旅人作板凳休息用。橋亭西面有3個明間,上置神龕,里面供奉觀音諸像。而屋頂斗拱疊澀出挑,依次抬升成多層圓錐狀藻井,駝峰輔以變體瑞獸,枋上安裝眾多結跏趺坐的佛像。藻井的花飾呈波浪狀,正中雕刻細龍,四方各踞一條,龍頭全部朝向井端,“五龍化海”爭搶龍珠。藻井周圍配于木雕單體虎、豹、獅、象栩栩如生,憨態可掬。 古橋原為全木構建,分5段用松木堆疊搭起,兩頭壓著重石保持平衡,整個造型呈圓拱狀,主梁徑粗50厘米。橋的設計理念超前,一開始就準備好了可讓四馬并行通過。為了防止火星掉落發生火災,古人在木質的橋面上加鋪青磚,這在其他地方聞所未聞。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