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崇偉:致富道路越走越寬
2019-03-15 11:17:30?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3月15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吳火招 福建日報記者 黃琳斌) 3月12日,天氣晴朗,清流縣龍津鎮拔里村的陽崇偉忙著栽種竹蓀菌種,12畝地他一人忙不過來,還請了兩名幫工。 陽崇偉今年43歲。在當地政府精準幫扶下,靠著一雙手,他撐起兩個貧困家庭,一步步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陽崇偉3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不久母親改嫁,他與哥哥姐姐3人同祖父母相依為命。祖父母去世后,家庭的重擔全壓在哥哥一人身上,誰知一場意外讓他受到嚴重刺激,精神出現問題,失去了勞動能力?!案绺绲瓜潞?,我就擔起照顧他的責任?!标柍鐐フf。2002年,陽崇偉結了婚,第二年兒子出生。原以為一家人從此可以安穩地生活,沒想到妻子患上產后抑郁癥,一直沒法干活,家里十幾畝田的勞作全部落在陽崇偉身上,每年的收入還不夠妻子和哥哥的治療費用。 2014年7月,在精準識別入戶走訪中,當地政府得知陽崇偉的家庭狀況后,將其家庭和他的哥哥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扶貧先扶志?!凹彝ピ馐芏啻巫児?,擔心他壓力過大,自暴自棄,我們就經常上門鼓勵他,也讓周圍鄰居多多寬慰他。”掛村干部謝汪斌說。在大家的鼓勵和有關方面資金、技術的支持下,陽崇偉的脫貧愿望逐漸強烈,他吃苦耐勞,辛勤勞作,不斷擴大作物的種植面積,成為村里有名的種糧大戶、科技示范戶。2016年底,陽崇偉脫貧了。 陽崇偉告訴記者:“家中有兩個病人,扣除報銷部分,每年還需自費2萬多元,雖然脫了貧,但當時壓力還是很大?!?017年,陽崇偉參加“雨露計劃”培訓,發展竹蓀種植。但啟動資金從哪里來?正當陽崇偉犯愁時,當地干部幫他申請小額貼息貸款4萬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有了這筆貸款,陽崇偉的竹蓀種植逐步走上正軌,2018年收入7萬多元。 初嘗致富甜頭的陽崇偉決定乘勝追擊。清流是農業縣,擁有諸多特色農產品,豆腐皮就是其中之一。當地政府為貧困村、貧困戶在發展豆腐皮、花卉、花生產業上給予補助。 陽崇偉開設豆腐皮作坊的想法,得到有關方面的支持。他申請了縣級產業扶貧資金補助10萬元,又獲得縣政府貼息貸款5萬元,自己投入5萬元,在家門口建起加工作坊。在今年春節前,陽崇偉生產了500公斤豆腐皮,銷售一空,賣了1萬多元。 陽崇偉說,他能有今天,政府和鄉親們幫了他很多,希望今后也能帶動鄉親共同致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