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巧民警”黃燦輝
2019-03-28 11:51:54方煒杭?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2日,黃燦輝(左)和同事到社區走訪,摸排案件線索。(黃煒彬/圖) 東南網3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黃煒彬 文/圖) 列東派出所位于三明市中心城區,下轄10個社區,總人口6萬多,一線民警僅30多人。事多人少,如何做好群眾工作?85后民警黃燦輝在工作中摸索出事前巧走訪、事中巧溝通、事后巧幫帶的“三巧工作法”,既化解了矛盾糾紛,又避免重復工作,被轄區的老百姓親切地稱為“三巧民警”。 巧走訪:錯時走訪,群眾找得到 “張哥,最近樓上還吵嗎?”下午6點,黃燦輝來到三明梅列二路社區張愛民家里走訪。 “你們還沒下班呢?上次調解后夜里基本沒噪音了,我們也可以睡個好覺。”看到黃燦輝,老張十分感激。 上個月,老張常睡得正香時被樓上鄰居發出的“咚咚咚”吵醒。老張找上門,鄰居卻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兩家人鬧得很不愉快。 正是一次錯時走訪,黃燦輝了解到老張的煩惱。在確認噪音來源后,他們一同來到樓上鄰居老李家找“原因”。原來他家有兩個孩子,孩子夜里玩耍時動作較大,座椅產生了噪音。 黃燦輝把老李請到樓下來親身感受后,老李不好意思地說,以后一定注意。 錯時走訪,是黃燦輝根據轄區情況,對走訪時間進行的調整。列東地處三明市中心城區,住戶們多數為上班族,黃燦輝便利用晚間休息、周末等時間開展入戶走訪核查工作。 黃燦輝還將自己的微信二維碼印在“警務聯系卡”上,上門走訪的時候向群眾分發聯系卡,有需求可直接通過微信、電話聯系他。 錯時走訪讓自己“錯過”了不少休息時間,可黃燦輝覺得值。 巧溝通:找到心結,解群眾“心鎖” 20日,列東派出所收到一封感謝信,是杜鵑新村76歲的邵明亮專程寫來感謝民警為他巧妙化解了一件鬧心事。 18日,正在家中吃晚飯的黃燦輝,接到邵明亮的電話,稱有人正在“騷擾”他。 黃燦輝放下碗筷趕到老邵家一看,“騷擾”老邵的,也是一位老人,他們認識多年,老人姓周,年逾七旬。幾天前,老周跑到老邵家中,要老邵為自己證明1959年他曾經在石油公司民進中隊擔任過副中隊長。雖曾經擔任過石油公司的領導,可已是陳年舊事,老邵哪里記得。老周急了,威脅老邵,如果不為自己證明就天天來。果然,第二天、第三天,老周都去了。老邵有心臟病,不能激動,只好向黃燦輝求助。 民警來了老周依然不依不饒。無奈之下,只好拉著老周去派出所。黃燦輝抓住兩人是“老相識”的關鍵,希望老人換位思考一下,換了他會怎么樣?再說你們也是老朋友了,他有心臟病,萬一有個意外你怎么辦? “鑰匙”找到了,“心鎖”也就解了,想通了的老周答應今后再也不提這種要求。 “調解是個解心鎖的活,這就要求我們要更耐心、細心、用心,才能找到那把解開‘死結’的鑰匙。”黃燦輝感慨道。 巧幫帶:以身作則,更好服務群眾 在基層派出所,要做好年輕民警的傳幫帶。黃燦輝除了完成本職工作,還要帶徒弟。 黃燦輝與三路社區民警張日師徒,接了個任務,推進標準地址二維碼門牌工作。“剛開始不知該從哪著手,是他拿著摸排表帶著我一個店面一個店面的登記,一幢樓一幢樓的走訪,采集人、戶、房信息,向群眾介紹二維碼應用服務功能。”張日說。 不久前的一個星期天,因為二維碼馬上要進行驗收,前一天剛值完班的黃燦輝舍棄周末休息的時間,帶著社區民警進行實地核查,將轄區實有房屋、實有人口信息進行比對核實,不落下每條路每條街的商鋪和樓幢。 “二維碼門牌是基礎,將來會有很多數字化的便民應用。基礎沒打好,會給后續應用帶來麻煩。”黃燦輝說,傳幫帶倒沒有巧辦法,只有通過以身作則、做好示范,讓新民警們認識到,做好群眾工作,首先得有扎實的作風。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