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筱蓉:一年救治3000多位病人
2019-04-12 10:44:30?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4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全幸雅 通訊員 吳火招) “黃女士胎位不正,又是疤痕子宮,還得您來!”近日半夜2點,一通緊急電話讓清流縣總醫院婦產科主任倪筱蓉顧不上換睡衣,一瘸一拐摸黑趕往醫院。前幾日,她不慎扭傷右腳,當晚,她二話不說上手術臺,疼痛難忍時只得單腳站立,兩個多小時下來,右腳踝腫得像包子一般大。 “孩子很健康。”她對產婦說完,長舒了一口氣,窗外已是晨光熹微。但倪筱蓉仍安不下心:每天上午8點,是三明市清流總醫院婦產科雷打不動的交接班時間,緊接著便是例會、接診、查房。未來的24小時內,等待她的有多少位新產婦、多少個小生命,誰都無法預知。 就是這樣一份高風險、高壓力的職業,倪筱蓉一干就是35年。她隨身帶著兩部手機,就怕錯過出診的緊急電話,記不清有多少節假日沒陪伴在家人身邊,就連同在一家醫院上班的丈夫,一天也難得見上一面。婦產科護師陳桂金說:“無論多晚,只要接到出診的電話,倪主任總是隨叫隨到。” 但命運并未眷顧這位愛崗敬業的醫生。2004年春,倪筱蓉被確診患乳腺癌,她一邊與病魔搏斗一邊堅持工作,手術后,一般情況下要休息半年,她排除萬難,兩個月就上崗;術后不到一年,她帶病前往省婦幼保健院進修學習宮腔鏡和婦科腹腔鏡微創手術,每天工作10余個小時;回縣后,帶領全科醫生率先開展此類手術,為眾多患者帶來福音。 為什么這么拼?“醫生的天職是救死扶傷,那么多病人在等我,我不忍心。”倪筱蓉說,她常常問自己,能為病人提供什么幫助,怎么樣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秉承對工作的負責與對生命的熱愛,不到90斤的她曾抱起150斤的產婦進產房;當看到產婦術后換藥起身艱難,她都主動上前彎腰將病人扶起;發現醫院設備無法滿足病人需求,她總是竭盡全力聯系合適的醫院,不讓病人多花一分冤枉錢。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及高齡危重產婦的增多,倪筱蓉意識到必須盡快培養更多能獨立操刀的醫師。“看,這都是主任親自分類的檔案,一一貼上了標簽,她還為科室設立了圖書角,婦產科新書一應俱全。”同事巫燕華說,“倪主任管得細,大到手術技巧,小到病人喝了多少毫升溫水,她都會提問。”正是倪筱蓉長期的言傳身教,能獨立承擔剖腹產手術的醫師從2位增加到11位,科室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在倪筱蓉設立的“學習十九大專欄”留言板上,她這樣寫道。一年救治3000多位病人,她始終本著細心、耐心、貼心的態度。“如果讓我重新選一次,我還要當一名婦產科醫生。”她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