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緣聚“義工”團隊
2019-04-21 11:03:26許琰?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沙縣記者站 許琰文/圖 上周末,位于沙縣瑯口的吉祥養老院內十分熱鬧,每月第二周的周末,來自淘金山俱樂部的志愿者們都會來此慰問老人,為他們打掃衛生、理發、量血壓,陪老人說話聊天。 淘金山俱樂部成立3年來,成員參與各類公益活動400多場次,義務獻血1.6萬毫升,資助孤寡老人及貧困兒童1300余人。俱樂部成員活躍在虬城的各個角落,用行動讓沙縣這座小城愛流涌動,暖心和諧。 結緣“好人團隊” “當時那十幾名志愿者都是已經退休的老人,他們每個月專程從三明市區來幫老人做事情,這給我們很大觸動?!闭f起第一次接觸公益的經歷,王健春記憶猶新。 2016年,一直在外做生意的王健春因為身體原因回到家鄉沙縣。在醫生的建議下,他開始接觸騎行,漸漸地愛上了這項運動。為了讓騎行活動更加規范,王健春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組建了淘金山俱樂部。 俱樂部成立后,每周都會舉行一兩場騎行活動。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健春和騎友途經吉祥養老院時,剛好遇見三明義工之家的志愿者在幫老人整理宿舍,熱心的王健春帶著大家停了下來,幫忙打水、拖地、擦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從那之后,王健春有了參與公益的念頭。當他把自己的想法發到QQ和微信群時,很快得到了幾十名騎友的支持。2016年底,一支由騎友組成的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 在此后的日子里,服務隊秉承“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理念,每個月多次開展敬老助殘、關愛兒童、無償獻血等各類活動。同時俱樂部還將每次公益活動發布到全國的騎行聯盟平臺,吸引了三明、南平、福州等地的不少愛心騎友加入。 一次次公益活動讓這群騎著自行車的“紅馬甲”被越來越多人認識、接受和認可。目前,俱樂部的義工隊伍已近300人。 守護“星星的孩子” 3月31日,一場名為“讓愛來,讓礙走”的主題慈善晚會在沙縣影劇院隆重舉行,有手語操、大合唱、集體舞。在4月2日世界自閉癥日到來之際,40多名自閉癥兒童用自己的方式,呼吁社會對自閉癥給予更多的關注。 舞臺上精彩紛呈,但臺下俱樂部的一百多名志愿者卻根本無暇欣賞。維持秩序、照看演員、搬運道具,為了這次活動,大家兩個多月前就開始準備,單策劃稿就修改了10余次。 當天上午,俱樂部還與愛心企業一起在沙縣府前廣場組織了一場愛心義賣活動。路過的熱心市民紛紛慷慨解囊,僅半天時間就籌集了3.1萬元,善款將全部用于幫助沙縣心智障礙人群。 “每一次接觸自閉癥兒童,都給我們很大觸動,他們太需要人陪伴和關心了。”義工“明天更好”感慨道。 自閉癥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為了讓自閉癥兒童能夠適應社會,從2018年開始,俱樂部充分發揮戶外活動經驗豐富的優勢,每月組織一次自閉癥兒童的戶外活動,春游、做手工、包餃子……一次次的接觸漸漸地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 “其實自閉癥完全可以通過長期鍛煉改善的,現在有孩子街上見到我,都能認得我,叫我志愿者叔叔,聽到感覺特別欣慰?!绷x工傅聲旺感慨地說。 弱勢群體的“貼心人” 一輛電動車、一個紅色保溫箱、一份可口的愛心餐,每到中午,這就是義工陳光彩的“標配”。 從3月31日起,針對沙縣城區生活條件困難的老人或殘疾人,沙縣慈善總會每天為他們提供一份愛心午餐。由俱樂部志愿服務隊負責配送至指定地點,交由社區工作人員,或是直接送到老人手中。 “起初一直擔心沒人參與,因為這畢竟是一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怕耽誤大家時間?!钡钔踅〈簺]想到的是,消息一經發出,就有6名義工報名加入。 “每天中午50多份午餐配送下來,至少要花1個多小時,但是我們既然加入了,就不會讓愛心停下來。”陳光彩說。 弱勢群體一直是俱樂部重點關注的對象。大洲村80多歲的鄧蘭英身患白內障多年,家里住的平房已經好幾年沒做過衛生,地板和墻壁堆著厚厚的一層油漬和灰塵。 “第一次去的時候,那臟亂的景象把我們一些年輕的志愿者嚇得不敢進去。”今年60多歲的義工陳必終清晰地記得第一次登門服務的場景。他帶著志愿者們用鋼絲球刷瓷磚、清理廚房,七八個人整整清理了一上午才收拾干凈。 自那之后,每個月老陳都會帶志愿者來到老人家里,為他打掃衛生,陪他聊天。慢慢地,老人的態度有了轉變。每回志愿者一來,老人都會拿出自己常吃的地瓜、馬鈴薯招待大家。 “每個月6日是去幸福莊園,第二周周末到吉祥養老院,其余時間要舉行至少兩次公益活動?!蓖踅〈合蛴浾哒故揪銟凡窟@個月的公益活動日程表,早已安排得滿滿當當。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