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動:鄉村旅游熱
2019-07-10 10:10:21鄭宗棲?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夜色里的“靈動濟陽”,靜謐而神秘。(林躍 攝) 隨著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靈動濟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蘇晉鍛 攝) 暑期,天氣越來越炎熱,大田縣濟陽鄉“靈動濟陽”景區也掀起了新一輪的鄉村旅游熱。 7月6日,周六,55歲的涂麗蓮一大早就開始了忙碌。七八條黃瓜、五六斤豆角、一個南瓜……這是她剛剛采摘的“戰利品”?!吧衔?時的時候,游客就多起來了,我得趕在這個點,把東西擺到攤位上?!蓖葵惿彽募揖妥≡跐写屮P陽堡不遠處,這幾年,鄉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每一天家鄉都發生著變化,而她的生活也悄然地受到影響。 自宋代治平年間濟陽先祖肇基以來,濟中村歷經千年繁榮滄桑,至今仍較為完整地保存了古堡、古寨、古街、古橋、古宮廟祠堂和古民居群。 但這一切都“深藏閨中人未識”。為了讓千年的古村落重煥光芒,鄉里重點修繕鳳陽堡,提升改造岱山堂,在守護鄉土氣息的前提下,立足特有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底蘊,著力打造以“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名村,建設美麗鄉村、旅游特色村”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品牌——“靈動濟陽”。 顯山露水,憶留鄉愁。鄉里還精巧謀篇布局,匠心打造岱山和紫云山公園,通過修建漫步道,把如珍珠般散落在景區的古韻新景串聯在一起,讓游客感受不一樣的濟陽美景。 如今,“靈動濟陽”獲評3A級旅游景區?!凹亦l變美了,而我們的日子也更甜蜜了。”涂麗蓮說,她是景區發展的見證者,也是景區建設的參與者。 剛開始發展旅游的時候,許多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鄉里完善硬件和軟件設施,開發新的旅游景點,涉及到涂麗蓮的自留地。讓還是不讓?涂麗蓮二話不說,甚至連任何的補償都不談,直接叫人挖了。 “我是個地道的農民,沒有本事,但鄉里旅游發展需要,我們應該本分地去支持。”涂麗蓮說,她的孩子在外打工,家里也不缺那一點地,哪里需要哪里先用。 旅游的發展,來村里觀光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一些村民把地瓜、筍干、豆干等擺到景區的路口?!拔也涣晳T于買賣,總感覺不太好意思?!蓖葵惿徴f,剛開始時,她還沒有做生意的意識,有一回,她在路邊一塊地上挖地瓜,有女游客看到個頭飽滿、色澤鮮艷的地瓜后,直接跑到地里撿拾了幾個,硬是在她的懷里塞了10元錢。 原來,這些平常連農民都不看好的地瓜、豆干、辣椒,在城里人看來卻是好東西啊。涂麗蓮慢慢地也學著別人,“厚著臉皮”,擺起了攤點,做起了小生意,當上了小老板。 周末是鄉村游的黃金時間,這也讓涂麗蓮的生活規律發生了變化?!爱攤€稱職的農民,要記得一年中的24節氣,要知道什么時候該種瓜、該點豆?!蓖葵惿徴f,如今她也有了周末的意識,而周末兩天也是她最為忙碌的時候。 周一到周五,涂麗蓮和丈夫忙著地里的活,種水稻留著自己吃,還有地瓜、南瓜、黃瓜、辣椒、豆角、玉米、西紅柿、土豆、茄子……她的菜園子簡直就是個“植物園”。“我們種的品種多,但量不多,主要是應旅客的需要。”涂麗蓮是一個不太敢與陌生人打交道的農民,卻慢慢地研究起了游客的消費心理。 順應大自然,這是農民種地最基本的規則。涂麗蓮不種反季節果蔬,以施農家肥為主,不灑農藥,有些果蔬被蟲子咬爛了,她也不心疼,直接丟了。“有蟲子咬,說明我們很環保,游客不挑剔被蟲子咬過的蔬菜?!蓖葵惿徴f,是不是用了農家肥,是不是灑了農藥,這些事只要她不說,游客是不會知道的,但是良知告訴她,這些都要守本分。 “我是個農民,就要有農民的樣子?!蓖葵惿忩湴恋卣f,一些外地的導游,慢慢地認識了她,并向游客推薦她的農產品,“我們的東西可暢銷了,有些東西還要訂購呢?!?/p> 去年來,鄉里圍繞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游方向,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內涵,優化旅游配套服務,加快鄉村旅游項目提檔升級。為了規范村民經營農副產品,鄉里在景區規劃了一些攤點,還時常宣傳環境、法律等知識,提升了村民的文明服務意識。 “我們之前沒有想到的,如今卻做到了?!蓖葵惿徴f,這些變化來得突然,她永遠也不曾想過在家門口,自家地里長的地瓜能成為游客們的“搶手貨”。 當家門口遇上了鄉村旅游,改變的不僅是美麗的風景,帶來的也不只是經濟發展和助力農民增收致富,更是一天一天地改變了農民們亙古不變的生存法則。 涂麗蓮說:“在外打工的兒子,也準備回鄉創業了,期待‘靈動濟陽’名氣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鄭宗棲)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