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2:客家紅——三明革命烈士第一村!
2019-07-18 18:34:06?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因為路隘林深,寧化孕育了客家民系,因為林深苔滑,這里因此“風展紅旗如畫”。如果說寧化是一本書,不僅寫就了近千年客家歷史,更述說了80多年前的紅色風云,那么石壁就是這本書中最精彩華章。 翻開這本書,寧化是“中央蘇區烏克蘭”。作為中央蘇區和閩西革命根據地核心區域,為中華蘇維埃政府提供了“千擔紙、萬擔糧”。當年全縣214個村,有204個定為革命基點村,13萬人口參加紅軍青壯年13700多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參加紅軍,是中央蘇區擴紅重點縣。淮土、禾口還被授予擴紅模范區。 寧化是紅軍長征出發地。1934年部分紅軍從寧化境內出發開啟偉大遠征,在“湘江戰役”中擔負后衛的紅五軍團34師和紅三軍團18團,大部分為閩籍將士,其中一個團基本為純寧化籍子弟。數千將士在無險可據的湘江邊以血肉之軀拼死搏斗、壯烈犧牲。長征路上6000多名寧化紅軍壯烈犧牲,列入《共和國英名錄》烈士達3300多人,為新中國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 翻開這一章,石壁客家兒女以獨有的“硬頸毅行”精神,入農會、鬧暴動,打土豪、分田地,參加紅軍,支援前線,用熱血和生命抒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全村118戶就有138人參加紅軍和赤衛隊,家家戶戶都有紅軍,是有名“擴紅模范村”。建國后一個村被列入國家民政部《烈士英名錄》革命烈士就有90名,其中師級干部1名,是三明全境革命烈士第一村。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