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志愿者沙縣公益行
2019-08-04 12:29:14鄧書榕?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旗袍秀走步練習 輕松愉快的互動氛圍 7月9日至26日,來自美國的7名志愿者教師,與沙縣170多名高中學子,共同度過了一個快樂夏令營。 這個夏令營是我省引進海外智力為閩服務的一項公益性活動。外教沒有統一的教材,教學內容、方式及側重點均不同。夏令營中,中西文化的碰撞,閃現出亮麗的文明火花。 Steve與Doris是夫妻,被學生們譽為“最甜組合”。夫妻倆都很喜歡旅游,曾一起去過63個國家。即便如此,他們的課堂也不盡相同:Steve圍繞美國展開,并穿插自己的旅行經歷,帶學生了解美國各州文化、食物、氣候及經濟、俚語等。 Doris則喜歡從旅游攻略說起,她會發給各小組一份英文旅行雜志作為資料,讓學生說出他們想去哪里、為什么去、如何準備等,并讓學生進行情景表演,模擬旅行中的各類場景。 Nathan剛滿20歲,是外教中年齡最小的,喜歡歷史和哲學。他通過對中外經典人物的介紹以及描述,指導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 其實,不僅這7名志愿者教師,此前已有112人次美國志愿者教師來閩進行公益活動,2600多名中國學生受益。 沙縣建縣于東晉義熙年間,有1600多年歷史,是閩中文化搖籃。 上課之余,外教們感受了沙縣千年文化的底蘊。在周建波剪紙工作室里,沙縣民間剪紙藝術家周建波和身著漢服的小學員分別向外教演示了“?!弊趾秃募艏堖^程。 Nathan在8歲時曾在中國居住了兩年,會聽說和寫些中文。剪紙結束,他在自己的剪 紙作品下方空白處,寫上了“中國沙縣”四個字。 水美土堡是沙縣現存最大的土堡建筑群,也是省內保存較為完好的閩南式古民居建筑群,有“雙吉”“雙興”“雙元”3個土堡。在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雙元堡內,外教們在原住民的指導下,體驗了舂白粿、包白粿。此外,外教們參觀了沙縣小吃文化科技館和民俗館,看旗袍秀表演,學習古箏指法等。 7月21日,是夏令營的最后一個周末,外教們帶上鮮花家訪。 在學府壹號,張祥勱邀請了七八位同學一起與Nathan共進晚餐。晚餐前,學生們教Nathan包沙縣的柳葉蒸餃、使用筷子的方法等,他的家人還準備了板鴨、豆腐干、鍋貼、米凍等傳統沙縣小吃招待Nathan。 Nathan用中文說:“他愛沙縣。今天的晚餐很有趣,鍋貼特別好吃?!?/p> 張浩楠是沙縣夏茂人。在公園道小區,除炸扁肉等傳統菜肴與小吃外,他的家人特意制作了夏茂特色小吃——甜燒麥。豐盛的晚餐,讓Steve倍感榮幸,他說:“這是我來中國后最棒的一天。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給你們做一頓豐盛的晚餐?!?/p> 張浩楠讀書成績雖好,但一直沒有找到夢想。這次的夏令營,讓他有了更加明確的人生目標。他說,他想像Steve一樣,到國外傳播中國文化。 “以前覺得外國很遙遠,也很害怕開口用英語交流。這次夏令營打破了我的心理障礙,其實只要愿意開口,英語其實不難。”張浩楠說,當晚他獨立和Steve交流了中國的傳統游戲和食物。 居住在沙縣的雙鉤書法家鄧圣凱專門寫了一副“友誼地久天長”的書法,贈送給組織志愿者公益行的機構——美國鶴廬亞洲文化中心。 (三明日報沙縣記者站 鄧書榕 文/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