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00sc"></input>
    • 在線讀報

    大田作場戲:“福建宋雜劇”遺存

    2019-08-12 10:14:11林生鐘 林建偉?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東南網8月12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林生鐘/文 林建偉/圖)

    ①戲的表演形式古樸,演員動作生硬,戴著面具如同儺舞。

    ②牛頭馬面等紙質面具

    ③粉衣珠冠插著雉毛和腰佩寶劍的戲神

    大田縣朱坂村的作場戲為“福建宋雜劇”遺存,表演從明代開始,角色固定由村中的廖、余兩姓子弟世襲飾演。原為每十年演一次,現改為五年一演,“一出豐場一出戲”交叉進行。因文本稱“豐場”“作場”,又因劇中主角是當地村民信仰的“闊公”,學者稱之為“作場戲”,群眾俗稱“闊公戲”。

    戲的籌備從上年五月“祈神”開始,經過七月“練場”、十一月“小試”、十二月“大試”,次年正月初一的“開場”、清明節“退場”,歷時近一年。其主要目的有二:高臺教化,祈福禳災!2017年1月,被列入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動作生硬戲文優雅

    “月兒高掛柳梢頭,照見杭州鐵板頭。鐵板橋頭請師父,勒馬戲場走一遭。”在一陣鑼聲和歪頭號頭的吹奏聲里,頭扎髻、身穿藍袍的道士走到戲臺中間,對著臺下發四句。接著,粉衣珠冠插著雉毛和腰佩寶劍的戲神出場:“姓田名大熟,表字滿倉,家住杭州……”一時間,分立在戲臺兩側的“啰哩”隊口誦:“啰呤、啰呤、呤吔噒啰呤……”隨后,戴黑色面具的闊公和戴粉色面具的正副闊媽,穿戴不一的判官和鬼將等交替上場。

    這就是朱坂作場戲《場師開場》和《師父坐場》出場劇情。場師道士是作場戲及其宗教活動的主持人,在沒有字幕和聲光電的古代,他還扮演了“引戲色”。戲中伴唱的“啰哩”為古咒語,演員口中唱詞吐音“半從官話半鄉談”。

    作場戲作為宗教祭祀戲劇,劇目的組織結構、傳承體制、表演形式、音樂唱腔及科儀演出等方面,都保留著古代雜劇風格。戲分十五出,內容單獨互不連貫,分別為場師開場、師父坐場、闊公請神、判官監察、鬼將臨凡、金銀花小姐、招財進寶、姆嬸游春、公媽賞春、巫婆降神、道士建醮、明君天子、閻浮考察、回回進貢、場師收場。演出是“讓闊公出面請眾神來看戲”,給當地祛邪降福。

    戲的表演形式古樸,演員動作生硬,戴著面具如同儺舞。但是戲文優雅,引用大量唐詩宋詞,演唱時用古代民歌小調結合地方戲曲唱腔。后臺唱小歌“一枝花兒小桃紅,黃鶯兒叫玉芙蓉。錦堂月同西江月,懶去畫眉春興濃。哎喲!風入松,吹動妝臺繡帶松”,以及正副媽合唱的“春光好景人喜歡,家家號唱太平聲。乜人豪興會快樂,唱得咿咿呀呀只好聽”,“一枝花”“小桃紅”“黃鶯兒”“玉芙蓉”“錦堂月”等,都是當時許多雜劇和南戲流行的音樂曲牌。

    闊公數落村之諸惡

    “朱陽豐場之設,不知昉自何氏、創自何時,但十年一舉,未嘗或有間斷。大都是祈豐保民,樂于堯天舜日而已。故古之設場,尚土語俚辭,演為堯舜戲也。久玩之無余韻,即以梨園間之。今堯舜戲無傳,而場亦因以無考,所存器杖、雜劇,不知何所措用。”當地道士廖法昌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如是抄錄《豐場總綱·序》。

    村民能夠參加演出的機會不多,開演前的上年五月,廖、余兩姓各選出一名總頭,然后選演員和后臺伴唱人員約50名進行排練,組織者置備道具。從正月初一到十五結束,一場作場戲后,外請其他戲班演一場梨園戲,其中《巫婆降神》飾演闊公的演員,直言不諱地數落村中存在的不孝諸惡,既說倫理道德,又講忠義勸人為善,是為高臺教化最具特色的“闊公罵場”。

    扮演戲神“田公”的演員,要求父母雙全、三代同堂、家道殷實、年齡在16歲至20歲之間的純陽男子。演出期間,他手捧木雕田公偶像,坐在戲臺上吃喝拉撒都不能離場。村里還有張大闊公廟,只供奉平時藏在神龕后面柜子里的面具。另有牛頭馬面等紙質面具,演出前臨時制作,演出結束后燒毀,以示驅除不祥。

    礦監帶來江西信俗

    傳說在明朝有太監被派來負責采礦煉銀,他希望能夠平安順利地完成任務,便從家鄉江西青州請來了闊公神保護。隨后,當地人若久婚未育、重病纏身,或者老人希望長壽、考生期盼金榜題名,都前來許愿祈福。信仰在本村傳開后,輻射到了永安、尤溪、沙縣、漳平等地。

    這位太監姓甚名誰,不得而知。只是在朱坂村沿河的山坡,有“太監墓”一座,村人每年都會祭掃。

    闊公者,“老人姓董,名圣朝,青州人氏,表字小大伯,號為張大闊公”,作場戲第三出《闊公請神》作自我介紹。在轉抄的《闊公豐場吉日例》中,有晚清廖式金寫的《總緣簿·序》,稱“公,唐人也”“原其籍,青州為發績之區,溯厥由來,赤水乃要身之所”。

    大田是福建最重要的成礦帶,有許多礦產品,在北宋時期為朝廷的主要供應地。采礦冶煉活動的興盛,人員大量交流,帶來了不同文化的融合。朱坂因采礦有了太監的到來,以及他個人對闊公的信仰、祭拜闊公的文化需要,加上此君原籍江西是道教的發源地等原因,作場戲從此落地生根、傳承不息。

    明代大田“道路從水者一,下通尤溪至省城,上達延平”,其中文江段在置縣前已通航。清代大田多地鐵礦石運至文江,經尤溪入閩江。民國《開發福建礦業計劃》稱文江“運輸為全省各礦中最稱便利者”。朱坂是文江鎮的行政村,舊稱“赤坂”“朱陽”,原屬尤溪縣四十七都,在文江河流域中段。

    里人廖祥作《朱陽十景》詩入戲,其《爐冶遺蹤》描述:“爐冶發千緡,人傳幾百春。遺墟空累嶂,白石總泥塵。浪費機關巧,徒增感慨新。山川回秀氣,今為寶賢人。”印證了朱坂采礦冶煉悠久的歷史。這位明嘉靖丁亥(1527年)歲貢,一生從事教育事業的先儒,描寫家鄉的詩作被引入村中子弟班表演,也說明了朱坂作場戲的出現應在其創作年代之前。

    化磕碰為通力協作

    請戲班唱戲,在大田民間是件非常體面和隆重的大事,一般由村中的長者負責召集,費用每家每戶平均分攤。作場戲和地方戲在內容形式上不同,但其社會教化功能、劇情設置、組織過程中的科儀表演等很多細節相似。譬如在戲劇演出前,都要進行封場和掛諱科儀,演出在頭尾安排了賜福和收妖劇目。

    朱坂村流傳的雜劇和“所存器杖”,大田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活動民國版《大田縣志·禮俗志》記述:“邑俗賽神演戲,所在多有,或自外來之劇班,或由本地子弟演習。其所演戲出,或取古來忠臣義士之事實,足以激勵后人者固多。”因為“邑民向多迷信鬼神,祠祀遍于各處。迎神賽會,極形擁擠,糜費不少,且酷信僧道”,所以演戲娛神、高臺教化、請道士主持,民間習俗古已有之。

    明萬歷版《大田縣志·雜物志·龍湖堂》一文,對舊時“迎神賽會”習俗的盛況作了敘述,“鄉人歲以七月具鹵薄儀仗,導其神出游。余雜劇,數百人冒鬼面,披文繡,為前代帝王相將,前后導從之。荷戈槊,曳旌旗,鼓鐲震山谷。空一鄉之人隨之,蚤暮朝參,嵩呼舞蹈,謂之衙仗。歲糜費以數百計,郡庠生郭奇逢白郡守沈公,力革之”。

    其實,大田的民俗活動無論是演戲還是迎龍燈,目的都是娛神求平安。朱坂村以前也迎過龍燈,但總有人愛嬉鬧難免磕碰,只有演作場戲,兩姓村民通力協作,才更顯和睦。這也是民俗活動力量之強大處,是前人留給子孫的精神遺產,大大豐富了大田的地域文化。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本網原創
    更多>>要聞
    • 新聞圖片
    • 論壇熱圖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91亚洲最新精品,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在线
  • <input id="i00sc"></input>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 欧美jizzjizz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99视频免费观看|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国产黄a三级三级看三级|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波多野结衣护士|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无遮挡很爽很污很黄在线网站 | 欧美重口绿帽video|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中国大白屁股ass|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18岁女人毛片|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午夜爽爽窝窝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99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亚洲另类|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免费| 被民工蹂躏的雯雅婷|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α大片| 久久91精品国产99久久yfo| 美女大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欧美综合乱码精品成人网| 中国china体内谢o精|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天天看|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