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擂茶:缽中有乾坤 缽中顯真意
2019-10-17 10:44:03陳艷 林張清?來源:東南網(wǎng)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 東南網(wǎng)10月17日訊(本網(wǎng)記者 陳艷 林張清 蔡曉卿) 一縷幽香、一股溫情。13日下午,在將樂縣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福建客家擂茶將樂制作工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謝武秀正給一群興致勃勃的小學生現(xiàn)場演示擂茶制作。擂棍飛轉(zhuǎn),缽內(nèi)茶料逐漸融為一體,喚醒孩子們的味蕾。 將樂擂茶相傳起源于東晉的“衣冠南渡”,被譽為“中國古代茶文化孑遺”。2008年,福建客家擂茶將樂制作工藝成為我省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將樂縣又三度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擂茶)之鄉(xiāng)的稱號。可別小看一缽擂茶,它在將樂大有文章。 世世代代喝擂茶 “在將樂,請喝擂茶是最普遍卻又最隆重的待客禮節(jié)。”謝武秀告訴記者,擂茶是將樂人世代傳承的一種風俗民情,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一種紐帶。逢造屋喬遷、紅白喜事、開業(yè)慶典、歡慶佳節(jié)等,當?shù)匕傩斩家岳薏杩畲钨e。 除了喝擂茶,在將樂還有“喊擂茶”的習俗——四時八節(jié)喊“習平安擂茶”,正月叫“習正月擂茶”,有喜事的喊喜茶,請人幫忙的喊答謝茶。喊擂茶時,情真意切;擂擂茶時,相互幫忙;喝擂茶時,閑話家常。 擂茶既是食品也是飲品,還是治病強身的保健品。在茶葉、芝麻、花生等主料之外,擂茶者可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或特殊需要,靈活調(diào)整配方加入中草藥或保健品,種類繁多,功效多元。例如,冬春之交加生姜、肉桂,夏天加魚腥草、藿香或金銀花,秋天加貢菊或杭白菊……世代傳承,擂茶習俗越來越豐富。 “擂茶制作通常有配料、初擂、燙漿、過濾、再擂、沖漿等六個步驟。”謝武秀介紹說。她手中的擂缽,是當?shù)靥刂频奶张瑁实箞A臺狀,內(nèi)壁布滿輻射狀溝紋,與擂棍共同作用,原料很快就攪拌好了。 不過,雖然看似簡單,其實擂茶制作不僅僅是個力氣活。她解釋說,擂棍要用油茶樹、勾藤或山蒼子樹等可食木制成,這是因為,擂茶時擂棍會溶入擂茶中,也算是配方之一。此外,沖茶時水溫要適宜,太高會造成混合物的蛋白質(zhì)過快凝固,擂茶難以形成乳狀;水溫太低則沖不熟茶,喝起來不但不香,還會有生草味。 “月光仔,月亮亮,喊你下來食擂茶;擂茶噴噴香配老姜……”一邊喝著擂茶,謝武秀和同伴們唱起了清亮的客家擂茶謠,令觀者回味無窮。 擂茶情癡五十載 受外婆影響,謝武秀7歲就開始學做擂茶。五十年結(jié)緣擂茶,她不僅熟悉每一道步驟,連和小伙伴玩游戲都離不開擂茶。后來,只要是跟擂茶有關(guān)的活動,總少不了她的身影。 退休后,謝武秀更是一心撲在擂茶制作技藝與擂茶文化的傳播上,是縣里遠近聞名的擂茶情癡。據(jù)了解,她曾連續(xù)參加了10屆“將樂縣擂茶風情展演大賽”,多次代表縣里參加有關(guān)擂茶制作展示的展會和文藝表演。由她參與指導、表演的健身舞《敬上客家幸福茶》,在2014年8月的省、市音樂舞蹈節(jié)廣場舞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 2017年,將樂縣第十屆“玉華洞杯”擂茶風情展演暨客家擂茶制作技藝傳承人選拔大賽現(xiàn)場下起了大雨,謝武秀為了不影響表演效果,不穿雨衣堅持冒雨參賽。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和同伴們奪得金獎。 在將樂,擂茶健康保健廣場舞風靡一時。這是謝武秀根據(jù)多年擂茶制作展示和擂茶文藝作品表演的心得體驗,同時結(jié)合保健茶飲和保健鍛煉的經(jīng)驗編創(chuàng)而成。謝武秀說,客家擂茶文化需要新時代的巧妙解讀和應(yīng)用。 擂茶產(chǎn)業(yè)剛上路 頭頂“中國民間文化藝術(shù)(擂茶)之鄉(xiāng)”稱號,如何把文化轉(zhuǎn)化為經(jīng)濟動能,讓擂茶走得更遠,地方政府與擂茶手藝人都在共同摸索。 為了弘揚擂茶文化,將樂以文旅融合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也讓擂茶更廣為人知。除了一年一度的擂茶風情展演大賽,縣里在東門文化廣場建造了入選吉尼斯紀錄的“最大的擂茶缽”銅雕。2011年和2013年,將樂縣政府經(jīng)國臺辦批復成功舉辦了兩屆海峽兩岸客家擂茶文化交流盛會。 當今社會,飲食推崇五谷雜糧,擂茶契合此道。謝武秀表示,她參加廈門文博會時發(fā)現(xiàn),擂茶在會上很受歡迎。將樂的擂茶人開始考慮量化擂茶配方,將擂茶包裝成原味和添加中草藥兩個品種,從而進行商業(yè)生產(chǎn)。另外,她認為,將樂擂茶與臺灣擂茶同出一源,擂茶文化可以作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紐帶。 “我現(xiàn)在帶了6名徒弟,經(jīng)常到各地開展擂茶表演和文化交流。”謝武秀說。說是徒弟,實則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摯友。他們一起參加表演,研究擂茶文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擂茶走得更遠。 非遺進校園是近幾年來許多非遺項目煥發(fā)新生的有效方式,將樂擂茶也不例外。在教授擂茶制作技藝的同時,謝武秀通過擂茶歌、擂茶舞、擂茶操等多種表演形式,弘揚傳承傳統(tǒng)文化。 這一切,她都是義務(wù)的。讓家鄉(xiāng)這碗美好的茶香飄四溢,是她不懈的追求和夢想。“能夠把擂茶文化帶到更多地方,是我最大的動力。” |
相關(guān)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