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揚群 李遠明 加大城市精準幫扶工作力度 領銜代表:盧美菁 建議內容:目前,我市城市精準幫扶工作處于試點階段,更多地停留在低保兜底、慰問式幫扶的層面上。建議:一是加快實現城鄉幫扶政策均等化。二是采取市里補助一點、“兩區”財政安排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的“三個一點”辦法籌集落實城市幫扶基金。三是因人因戶制定和落實幫扶措施。四是發揮如白沙街道和列東街道等示范點的典型示范作用。五是加強對低保戶申請公租房政策、城市困難家庭學生享受教育精準資助等政策的傾斜。 辦理情況:2019年8月,市政府印發《關于全面推廣城市困難家庭精準幫扶“347”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在全市開展城市困難家庭幫扶。一是嫁接農村扶貧政策。醫療保障方面,參照農村精準扶貧醫療疊加補助政策執行;教育方面,建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過程、全覆蓋的精準資助體系;城鄉低保方面,在全面實現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一體化的基礎上,2019年7月起將低保標準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40%提高至42%;住房保障方面,優先將城市困難家庭納入保障范圍,通過實物配租或發放租賃補貼等方式解決其基本住房需求。二是擴大幫扶對象范圍。在城市低保對象基礎上,擴大到特困人員、孤兒、收入在低保標準1.5倍以內支出型貧困家庭。三是建立精準幫扶基金。兩區設立精準幫扶專項基金管理、使用社會各界捐贈的幫扶資金,下一步將推動其他各縣(市)加快建立幫扶基金。四是抓好典型示范。市政府將總結推廣兩區試點經驗,適時召開全市城市困難家庭精準幫扶工作現場推進會,推動城市困難家庭幫扶取得更大成效。 加強我市糧食生產 領銜代表:余夢華建議內容:當前,我市糧食生產存在耕地質量不高,種植耕地逐年減少,種植成本逐年提高,種糧比較效益相對較低,糧食品牌知名度不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正逐步降低等問題。建議:一要通過增施有機肥、實施秸稈還田等措施提高耕地質量。二要穩定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三要通過發展優質水稻、優質鮮食甘薯等方式調整種糧結構。四要通過開展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完善農田基礎設施等方式進一步增加糧食產能。五要建立科技興糧的長效機制。六要提升機械化水平。七要扶持種糧大戶。八要積極扶持“金玉子”“河龍貢米”“山田鄉”等知名品牌。 辦理情況:市政府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2018年度位居全省設區市第三名(產區第一名),連續3年進入全省前三。一是穩定糧食生產。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已收獲糧食面積157.41萬畝,產量62.14萬噸。二是增加糧食產能。認真實施地力提升工程,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1.8億元;繼續實施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等項目,著力提高糧食單產水平。三是提高種糧效益。2019年全市已建立高檔優質稻品種核心展示示范片58個,面積1.76萬畝,帶動全市推廣100萬畝以上優質稻;引導和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種糧大戶等新型種糧主體依法流轉土地,擴大糧食生產規模,2019年家庭承包耕地流入合作社、農戶、農業企業共計76.68萬畝。四是做強糧食品牌。引導糧食加工企業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充分發揮“河龍貢米”院士工作站和市農科院的科技力量。鼓勵建設企業品牌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 加快推動我市精準脫貧工作 領銜代表:余夢華 建議內容:我市精準脫貧工作離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一是部分貧困戶脫貧質量不高。二是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短板突出,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不足。三是脫貧增收項目不多、效益不高,貧困戶自身生產經營能力差。四是觀念認識差,等靠要思想嚴重。建議:一是落實兜底扶貧機制、突發性致貧救助機制、干部掛鉤幫扶機制等扶貧長效機制。二是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三是注重脫貧產業特別是特色產業、生態產業發展。四是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五是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增加村財收入。六是加強對略高于貧困線群體的幫扶。 辦理情況:近年來,市政府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各項脫貧攻堅政策和工作落實。一是打好五大重點戰役。產業扶貧穩定增收戰役方面,全市1.29萬戶貧困戶實施產業扶貧或就業幫扶項目,占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數的97.5%;就業扶貧務工增收戰役方面,全市123個貧困村實施家門口扶貧就業工程,解決2913個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問題;教育扶貧戰役方面,從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按標準予以政策性資助,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健康扶貧戰役方面,從2018年7月1日起,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住院醫療費用年度個人自付封頂的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2019年1~8月全市醫療總費用報銷比例90.27%;住房安全保障戰役方面,2016年以來,全市完成建檔立卡貧困對象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3483戶11190人,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1898戶。二是全面推進行業扶貧。五個重點縣共收到山海協作對口幫扶資金7350萬元,全部落實到實施的項目中;全市下派第五批駐村任職干部468名,實現37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干部駐村幫扶全覆蓋;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每村每年可增加村財收入4~5萬元。三是夯實脫貧攻堅基礎工作。全市共舉辦各類扶貧干部教育培訓18414人次,組織1.37萬名各級干部與1.87萬戶貧困戶全覆蓋結對幫扶。 加快市區老舊社區供水管網改造 領銜代表:鄧善存 建議內容:市區老舊社區管網陳舊,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造成供水管網嚴重漏損。二是影響水質。三是影響水壓。建議:一要按計劃、分步驟實施供水管網改造工程。二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多渠道籌集提升城市供水水質資金。三要加強飲用水水質監測,確保供水水質安全。 辦理情況:市政府把提升城市供水水質列入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從規劃供水計劃、加大財政投入、加強水質監測等方面綜合施策,進一步提升市區供水水質。一是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已完成市區道路老舊灰口鑄鐵管改造8.6公里,三鋼、三化老舊社區供水管網改造30.4公里、一戶一表改造1.5萬戶。二是多措并舉,加大投入。市財政累計安排462萬元用于市區供水管網建設;組織財政、國企積極向上爭取供水管網改造補助,累計獲批資金9130萬元;在貴溪洋片區道路、臺江片區道路、永嘉天地等項目利用社會資本2031萬元,建成供水管網約7公里。三是強化管理,提升水質。定期對東牙溪、薯沙溪水質進行常規監測,2019年1~9月市區飲用水源水質合格率100%;在市區設置20個市政水廠末梢水監測點,采取雙隨機抽查方式進行監測分析,2019年1~9月市區出廠水合格率為100%,末梢水合格率為99.44%,水質位居全省前列。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