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樓頂喂雞,味道很大,受不了了!” “社區巷子里有狗隨意大小便,誰來管管?” “今年啥時候安排老人免費體檢?” …… 在一個名為“北山社區居民群”的微信群里,這樣的對話大家已經習以為常。 群主是寧化縣翠江鎮北山社區文書張玲,也是三明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每天她都要認真閱讀群成員反映的各種問題,并及時在群里答復。“能當天解決的,絕不拖到第二天。”這是張玲處理社區工作的態度。 2015年,張玲成為北山社區一名基層工作者。“當時來這工作,只是因為工作地點離家近。”而對于社區工作究竟是什么樣,張玲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 “第一次與居民打交道是入戶走訪的時候,當時社區要統計轄區居民房屋出租情況,需要我們挨家挨戶上門詢問。”張玲回憶道。因為剛接觸社區工作不久,對于每戶居民的情況不是很了解,張玲每次敲門前都要鼓足勇氣,怕吃閉門羹。就連走在路上,碰巧遇到需要入戶了解情況的居民,她都不好意思開口。 如今,張玲已經完全褪去了當初的生澀,對于社區300多戶居民的家庭情況如數家珍,路上遇見也能家長里短地嘮嗑起來。 4年的社區工作讓張玲迅速成長,也讓她發現了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最實際的就是社區工作人員待遇不高的問題。 張玲告訴記者,各社區的工作人員每月工資除去公積金、養老保險等,到手只有一千多元,其他福利待遇幾乎沒有。這讓很多社區工作人員不得不謀第二份職業,也導致不少年輕有為的工作人員轉行,考取公務員或事業單位,造成人才流失,影響社區工作穩定開展。 于是,張玲在2017年初提出《關于要求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待遇的建議》,建議市政府參考周邊城市社區工作者的工資水平,提高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吸引年紀輕、學歷高、素質強、干勁足的優秀人才加入社區工作隊伍,并嚴格按照規定解決社區工作者的社會保險問題,以解后顧之憂。 針對這個建議, 市民政部門積極協調并督促有關單位,落實城區社區居委會主任(含黨組織書記)、副主任、專職委員財政性生活補貼,并按照統一標準辦理“五險一金”。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越來越多的家庭存在空巢現象,老年人得不到妥善照料,文娛生活也十分空虛。以北山社區為例,老年人的休閑娛樂活動單一,聚在一起不是打牌就是打麻將,居家養老服務站的設施也不齊全,桌子椅子不夠用,缺少專業服務人員。 因此,在市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張玲提出《關于落實三明市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希望政府落實城鄉居家養老服務,探索適合我市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都說社區服務是最基層的工作,但也最鍛煉人。”張玲說。一名合格的社區工作者,必須對轄區戶籍人口了如指掌,每個家庭的關系要一清二楚,開展社區工作才能得心應手。 ![]() 在成為市人大代表以后,張玲明顯感覺工作與以往不同: 過去,在幫助居民解決問題時,自己一心想著如何能把問題處理好,讓居民滿意; 當選市人大代表后,日常的工作更需要總結,遇到問題不光要處理好,還得弄明白問題產生的原因,必要時為社區居民及時發聲。 “人大代表使命重大,它賦予的不僅是權力,更多的是責任。只有密切聯系群眾,提升業務水平,才能做好人民的代表,對得起人民的信任。”張玲感言。 (朱丹宇 文/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