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三明1月6日訊 (通訊員 曾程 陳曉星)“讓他們感覺到自身的價值,給他們家的溫暖。”1月3日,在建寧縣妙手春盲人推拿按摩保健店,負責人熊師軍激動地對我們說,保健店自2017年10月1日開業以來,已成功培養了10多位盲人推拿師。 熊師軍介紹,這些推拿師,有的本身就練就了一身的“本領”,而有的是半路出家,還有的則是從零開始。熊師軍的保健店,每年都會在縣殘聯的對接下,安排2至3次福州、廈門等地培訓進修機會,為推拿師們“充電“。有些推拿師覺得在家方便,待遇也不錯,就留了下來,而有的技術好的,想去外面闖闖,熊師軍也非常支持。 初出茅廬,篳路藍縷 今年37歲的熊師軍,是建寧縣溪口鎮人,在學校學的土建專業。但熊師軍畢業后,開始并沒有從事土建行業。 “高中的時候,我是在江西的進賢縣讀的書,當時的同學畢業后都在從事醫療器械行業。”熊師軍介紹說,醫療器械是進賢的支柱產業,進賢的同學做醫療器械都做的很好,自己便萌生了做醫療器械這個想法。 說干就干,2007年,帶著父親給的10萬元創業“基金”,熊師軍來到陜西,專門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或許是缺點經驗和運氣,熊師軍的這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虧了1萬多元后,我又回到了建寧。“熊師軍說,去年回到家后,就在床上睡了一個月,什么都不想干。 突然有一天,熊師軍的父親對他說:“趕緊起來干活,欠我的錢難道不用還嗎?”就這樣,熊師軍開始在父親的工地上當施工員,每個月1000元生活費。 也許是因為大學學的是土建,也許是因為受父親的影響,熊師軍上手很快,三年的時間讓他積累了很多經驗和人脈。2012年,熊師軍開始自己單干,包工程很快成為了他的主業。 在建寧的發展逐漸穩定后,2014年,熊師軍為了把舊業給撿起來,于是便在建寧縣殘聯樓下成立了一家宇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當時,每個縣都有個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點,為了更好地發展手頭上的業務,我就把這個活接下來了。”熊師軍說,其實,做這個適配點,每年都是虧損,只是當時在縣里需要有一個地點,更好地和項目業主進行溝通,才機緣巧和的與殘疾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機緣巧合,用愛幫困 “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點,就是定期為縣里的殘疾人配發一些輔助器具的,所以就和殘疾人有一些接觸。”熊師軍對我們說,看到那些殘疾人,真的會覺得他們很可憐,真的會想去幫助他們。 熊師軍說,有一次他到均口鎮去下鄉,給殘疾人做適配,有一個臺田村的70多歲的老人家,他的鄰居把他帶到鎮上,大老遠的趕來,只是想領一根拐杖,卻由于證件沒有帶全,不能領。 “老人家很可憐啊,又趕了那么遠的路,不能讓他白跑一趟。”熊師軍說,一根拐杖對自己根本不算什么,卻能給老人家帶來方便,所以便自己私人送了一根拐杖給他。 還有一次,熊師軍和妻子呂杜娟去伊家鄉做適配,看見一個60來歲的老人家帶了一個腦癱的孫子,這個孩子的父母不管他,非常可憐。 “妻子當時眼淚就流下來了。”熊師軍一邊感慨,一邊說,后來,妻子回縣城后馬上就去買了兩套衣服,交給殘聯的理事長,并囑咐他一定要將衣服送到孩子的手中。 可以說,這兩件事情對熊師軍夫婦倆的觸動很大,想法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2017年5月份,建寧縣殘聯理事長鄢澤良找到熊師軍,與他商談“關愛盲人,讓盲人在家門口就業”的事情。 “當時,鄢理事長告訴我,整個三明地區都把這個事情做起來了,就差建寧了,希望我可以出一份力。”熊師軍說,回去后他和妻子考慮了整整三個月。 熊師軍表示,自己是一個商人,做這個事情,搭這個平臺,開始肯定是要虧錢的,但是能為他們貢獻自己的力量,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人在做,天在看,趁自己年輕、有實力,多做點好事也是好的。”呂杜娟說。 抱著忐忑的心理,夫妻倆把這個活接了下來。第一次,殘聯便給他們推薦了6位盲人技師。 盡心盡力,用愛搭臺 “在我這個平臺工作,什么都不用想,只要好好工作就行。”熊師軍常常對盲人推拿師們說。 在私下里,熊師軍和這些盲人都是朋友,而他的初衷也并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他們搭建就業平臺,在生活上給他們提供幫助、關心他們。 “和這些推拿師們交流時,我們都和聲細語的,不能大聲說話,要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劉師軍說,要把他們當家人看待,他們才會有歸屬感。 “熊總人真的挺好的,生活上非常關心我們,生病了都是他安排人帶我們去看醫生。”在店里工作的曾師傅說。 熊師軍回憶,前年店里有一位郭師傅,得了重感冒,人非常難受,昏昏沉沉的,就打電話給他,熊師軍第一時間安排人帶他們去看病。 還有一些牙齒痛的,身體上有一些小毛病的,熊師軍都會立即幫忙協調解決。 “平日里,妻子都會在店里幫忙打理。”熊師軍說,妻子也希望保健店能夠越來越好,平臺越做越大。 采訪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熊師軍對待這些推拿師們都像正常的公司員工一樣,所有的福利都不落下。 不管是節假日福利,年底的紅包,還是過年的開門紅,都會給他們。特別是,店里只有激勵機制,沒有懲罰措施。“我每個月給他們3000元工資,該有的保險都有。”熊師軍介紹,每個人完成了固定的工作量后,工作量之外的就五五分成,而沒有完成任務的也不會扣工資,這樣他們干起來更踏實,也更有動力。 “在這里,每年都可以獲得進修的機會,讓推拿師們從輸血變成造血。”熊師軍說,我也希望他們越來越好,希望他們能走的更遠。 眼下,保健店的經營也越來越好了。“隨著人們的養生觀念的轉變,我相信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平臺也一定會大起來。”說起店鋪的前景,熊師軍笑著說,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這些推拿師便是這樣,他們的推拿技術真的非常好,體驗過的人都知道,我對他們有信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