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21日,寧化縣湖村鎮蛟湖小鎮迎來不少遠客,明溪游客張敏明一家五口慕名前往參觀,體驗農耕生活,品嘗農家飯,夜宿小鎮人家,感受山鄉氣息。 張敏明感慨道,蛟湖名聞遐邇,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神秘莫測,平靜的湖水猶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村舍樹影倒映湖中風姿綽約,湖面上還有野鴨子游來游去。夜宿蛟湖小鎮,只感覺萬籟俱寂、風清氣爽,城市的喧囂仿佛被隔絕在另外一個世界,讓人油然而生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幸福感。 蛟湖小鎮距寧化縣城32公里,地處湖村鎮天鵝洞景區和蛟龍溪漂流景區的中間地帶,以“農耕體驗、回歸鄉野”為主題,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成為獨特的鄉村游新景點。 蛟湖小鎮毗鄰全省最深的內陸湖——蛟湖。蛟湖的水冬暖夏涼,十分清澈,水面時有大魚游動。住在湖邊的農民熊恩彬今年67歲,他自豪道,蛟湖的水質很好,甘甜清澈,沒安裝自來水之前村民都從湖中挑水喝,湖中有很多大魚,一網下去能撈到幾十斤,他曾親眼見過湖中躍起一條60多斤的大鯉魚。 好山好水出名人。清代堪稱詩、書、畫三絕的大畫家、聞名全國的“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出生在蛟湖畔。湖畔原有蛟湖草堂,為黃慎所建,他曾在此讀書作畫,其詩集《蛟湖詩鈔》流傳至今。蛟湖、黃慎草堂、蛟湖小鎮……古老的蛟湖草堂早已蕩然無存,新建的蛟湖黃慎草堂已正式對游客開放。 漫步小鎮,古建筑群落內雕龍畫柱、花格門窗、廳堂天井等一應俱全,這是鎮里從各地征集明清至民國時期不同風格的五幢古民宅,采取整體搬遷、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復建,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再現鄉愁。 值得一提的,寧化是紅軍長征的四個出發地之一,湖村至今還保留著澎湃縣蘇維埃政府、中央紅軍醫院、兵工廠等紅色遺址,建在蛟湖小鎮的“東方軍入閩征戰紀念館”更讓人感懷那段崢嶸紅色歲月。 蛟湖小鎮四面環山,坐落在生態園林銀杏山莊中,千畝茶園近在咫尺,園內套種上萬株櫻花。春天即將來臨,那時茶園內的櫻花爭相開放,紅粉相間,美不勝收,村民們歡迎張敏明一家再來品茶賞花,吃純正的農家飯,體驗悠然田園生活。 (三明日報寧化記者站 賴全平 文/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