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集美(清流)共建產業園,福建安騎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特殊”員工們有說有笑,正在進行折紙盒、放說明書、零件分揀等簡易工作。 這些“特殊”員工都是精神智力不正常或者身體有重大缺陷的殘疾人,在這里上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還有工資報酬,這使他們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信心和快樂。 心系鄰里情 黃高隆,清流縣沙蕪鄉鐵石村人,原先在浙江溫州開辦自行車配件工廠。2018年,他把外地的工廠搬到集美(清流)共建產業園,創辦了福建安騎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回鄉辦廠需要重新招人,黃高隆最先想到的是同村的鄉鄰,并聯系了村兩委,在村里發布招工信息,讓符合條件的村民到工廠上班。先后共有20多個老鄉到安騎友公司上班,其中一位還是雙腿截肢的殘疾人。 為何工廠愿意招收這樣的“特殊”員工? 原來,這位“特殊”員工是老板黃高隆的鄰居,叫陳接文,從小他們就是好朋友。 “自從陳接文雙腿截肢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一直不好,逢年過節回家,看他都是一副消極的樣子。”黃高隆說。 “工廠很多活都以手工為主,他雖然雙腿不便,但是手和腦子都很靈活,應該可以勝任工廠的工作。”黃高隆主動邀請陳接文到公司的車間上班。 今年,正月剛過,陳接文便來到黃高隆的工廠,一開始由于雙腿不便,平時拿貨端東西這些事情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困難,一個月下來,他做好的配件明顯要比別的工人少。 陳接文的困難,黃高隆都看在眼里,他交代車間主任,陳接文需要的零件還有做好的配件,要及時找人幫忙搬運,并安排一個輪椅方便進出的工作臺面給他。 除工作上的“特權”外,黃高隆還為陳接文安排免費的宿舍,并特意改造了一個無障礙廁所。 有了老板的特殊照顧,加上許多工友都是老鄉,平時也都主動幫忙端送材料、零件,還有生活上照顧他,經常幫他帶飯吃。陳接文經過兩個月的熟悉操作和適應,現在每個月做好的產品配件和其他工友不相上下,可領到3000元以上的工資。 “原先在家沒事干,心情很煩躁,現在工廠上班,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陳接文日漸開朗起來。 幫助更多人 “工廠接收殘疾人,工資還能和正常人一樣。”這樣的消息很快在清流傳開,陸續有殘疾人和家屬找到黃高隆,詢問有沒有合適的工作給他們。 面對特殊的請求,黃高隆總是不忍拒絕,雖沒有答應給他們固定工作,但都記下了他們的聯系方式,只要工廠有簡單零碎的事情,他都會打電話聯系他們到工廠干活,并付工資給他們。 清流縣殘聯得知黃高隆熱心助殘的事跡,找到他并建議公司成立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幫助更多的殘疾人。 黃高隆重新把工廠的工作進行了梳理,把車間工作進行難易拆分,把簡單易做的留給殘疾工人,還開設了一條殘疾人專用生產線。專用生產線邊上是無障礙通道,工作臺面也比正常的要低,工作空間也更大。 9月底,清流縣殘聯正式授牌安騎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為清流首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 目前,在這里上班的有小兒麻痹癥、精神智障、下肢癱瘓等不同類型和程度的殘疾人共5人,他們每月都會固定時間到黃高隆的工廠干活。(巫建輝)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