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在沙縣時益木竹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趕制一批銷往美國的板材訂單。 時益木竹是一家生產和銷售輻射松涂裝板、線條、門套線等產品的公司,共有4個廠區和7條生產線,九成以上的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 從2010年建廠以來,憑借優質的服務和高質量的產品,公司逐步贏得市場青睞,產值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長。面對良好的市場前景,去年底,公司計劃增設生產線,為發展再添動力。 “安裝一條生產線需要近300萬元,再加上配套流通資金,總共需要500多萬元。”總經理張紹勝粗略地給記者算了筆賬,公司以廠房做抵押,評估值大約500萬元,但是按現有銀行制度,最多只能貸到評估值的六成,即300萬元,剩余200多萬元資金缺口從哪來?這讓張紹勝犯了難。 像時益木竹一樣,融資難是不少民營企業普遍遇到的問題。為打破這一瓶頸,沙縣金古空港管委會創新形式,通過與郵儲銀行沙縣支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開展資源互補,為具備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提供無抵押類信用貸款產品。 在“訪企業、解難題、促‘六穩’”專項行動中,管委會工作人員得知企業增資擴產缺乏資金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協調郵儲銀行上門提供服務。作為全市第一批融資擔保“白名單”企業,憑借良好的信用資質和財務狀況,郵儲銀行通過適當降低資產抵質押條件以及探索“資產+”信貸模式,順利為時益木竹辦下了貸款。 去年底,這筆500萬元的貸款一到賬,公司立即啟動了新生產線項目,目前部分設備已完成購置。“加了這條生產線,今年公司預計能增加20%的產能。”張紹勝對企業新年發展信心滿滿。 金融活水滋潤實體經濟。自“訪企業、解難題、促‘六穩’”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沙縣通過組織政銀企對接會、企業金融顧問、資產按揭貸等方式,切實提高金融服務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授信1.78億元,幫助13家(次)企業辦理轉貸8717萬元,資產按揭貸款累計辦理2.37億元,助保貸累計辦理1.21億元。 (三明日報沙縣記者站 許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