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今年的除夕夜只能吃泡面,沒想到不僅吃上了溫馨的年夜飯,還跟同事一起過了個難忘的新年。”1月30日,清流縣總醫院溫郊分院的醫生彭升榮說。 因為大年夜,彭升榮要和同事們在崗位上度過。剛從國外返鄉的父母彭培祥、沈愛華帶著大袋小袋的食材,來到兒子的工作單位,給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白衣天使”,開起了“臨時食堂”。 彭培祥長年在意大利務工,去年過年就沒回國。除夕夜的這頓團圓飯,是彭家許久的期盼。彭升榮的家在清流城關,距離溫郊,車程不過40分鐘。因為參與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自1月23日返回工作崗位后,便一直和同事堅守在防控一線。 同事黃夢馨得知除夕要加班,早早地買來一箱方便面,年輕的醫生護士相互打趣說,得靠方便面一起過年了。“吃什么方便面啊?這兩天大家都一塊吃飯。”沈愛華熱情地招呼大家。 老兩口知道兒子和同事忙著進村入戶、坐診救治,便從頭到尾自己張羅著。當電視里的鼠年春節聯歡晚會唱響開場序曲,一道道熱騰騰的菜肴也上了桌:白斬雞、番鴨湯、紅燒豬蹄、地瓜包……滿滿一桌地道的清流風味,讓大家在一起過了個別樣溫馨的新年。 春晚還在進行,彭升榮又忙活起來,一名急診病人被送進醫院,他和同事一直忙到凌晨3點多。早上7點多,電話鈴聲再次響起,有村民抱著生病的孩子前來求醫。 盡管誰也沒喊一聲累,可是這樣的辛苦,被彭培祥、沈愛華看在眼里。原本只想到溫郊陪兒子吃頓年夜飯的夫婦倆,得知食堂師傅回家過年后,當即決定留下來給大家當“后勤”,讓他們在一線安心地工作。1月25日大年初二,鄉政府食堂提前營業,彭培祥這才決定和愛人回家。 “你要照顧好自己。”父母殷切的叮囑聽在耳中。彭升榮說,疫情當前,這句話,其實更應是身為醫生的自己想對父母說的。“勤洗手、少出門、多通風、不串門……”電話里一句句“醫囑”,飽含著彭升榮對父母的思念和關愛。 (三明日報記者 曾鳳清 三明日報清流記者站 楊穎)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