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5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江月蘭)2月3日,在明溪縣總醫院護士的指導下,記者花了半小時穿好了防護服,跟隨醫護人員走進了隔離病房發熱病人留置觀察區。 "今天感覺怎么樣?喉嚨還疼嗎?有沒有發燒……"在感染科病房隔離留置觀察3床,縣總醫院感染科兼內科二主任戴仁海一邊關切地詢問病人,一邊觀察放在床頭的心電監護儀。 "身上的酸疼感減輕了很多!謝謝醫生!"武漢返鄉的發熱病人肖先生告訴戴仁海。 量體溫、輸液、抽血……醫護人員黃君燕、曾慧熟練地操作著。 "我已三天沒吸煙了,怪難受的,你們能幫我買包煙嗎?"吳先生問。 "你是發熱病人,抽煙會加重病情,我去給你買點零食吧!想吃點什么?我一會送進來!"總護士長黃君燕說。 "不用,謝謝!昨天送來的香蕉還沒吃完。"肖先生感激地說。 "36.5度,體溫正常!祝賀你!"護士曾慧一邊看體溫計,一邊做著記錄。 "太好了!我會全力配合醫生,爭取早日恢復,早日解除隔離,請幫忙轉告我的家人。我在這里很好,醫生護士很貼心,有家的溫暖!我想對市民們說,請不要串門,小心做好個人防護,防止B類人群感染。特別是武漢返鄉的人員一定要自覺做好居家隔離,醫務人員都很辛苦,我們別再給他們添累。"肖先生對記者說。 從隔離留置觀察3床病人那出來后,戴仁海和黃君燕、曾慧轉向2床發熱病人。 隔離發熱病人吳先生由于輸液,手腳冰涼。黃君燕發現后,立即打開病房內的對講機,"請給2床病人準備一個熱水袋,一會送進來。" 黃君燕說,為了助隔離發熱病人早日康復,病房窗戶每天都開著,以保持空氣流通。天氣寒冷,縣總院為病人配備了熱水袋。 中午12點,醫護人員將一份熱氣騰騰的營養餐送進了病房。 "醫生、護士都很貼心。早餐稀飯,中午和晚上都有四菜一湯,暈素搭配,每天的菜都變著花樣,每餐吃不完。"吳先生說,"每天,醫生、護士還給我們送來水果。他們怕我們無聊,有時還常跟我們說外面的新鮮事。" ![]() 1月24日,明溪縣內科發現第一例疑似病人,縣總醫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成了疫情防控專家組,下設五個疫情防控小組。24日中午14:00,正在趕往老家江西準備過春節的戴仁海接到了院長劉志剛的電話,他立即尋找最近的一個高速口調頭折回,投入了一線戰斗。 護士陳榕拋下1周2的兒子,除夕中午2點進入了隔離區病房后,直至1月29日,兩例疑似病人完全解除后,她才回家看了兒子一眼,又匆匆回到崗位上待命。 "我是醫生,比護士的任務相對較輕一些。因此,我主動請求,由我一個人來值班,盡量減少其他同事被感染的風險,實在撐不住時再換人。"戴仁海說。 這幾天,明溪持續低溫多雨,夜晚值班,特別凍腳,黃君燕為每位護士送上了一雙厚厚的毛拖鞋。 ![]() 醫用防護服只要一脫下,就不能二次使用。因防護服緊缺,每個醫護人員都盡量節省。輪到進隔離區值班時,大家都盡量忍著少喝水,還用上了尿不濕。護理人員每天安排四個班次,每天穿防護服長達4-8小時,每次都悶出一身汗,脫下防護口罩和目鏡時,臉上呈現深深的勒痕,但是誰也沒有喊一聲苦。 "前幾天,愛心人士為我們送來了醫用防護服,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我們特別感動!"戴仁海說。"院領導很關心我們,每天都為我們送水果。前兩天,夏坊鄉給我們送來的10多束玫瑰花。社會各界的關愛,更加堅定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 在隔離病房醫生辦公室里,水果籃里裝著蘋果、柑橘、香蕉、梨子,100來枝玫瑰開得嬌艷欲滴,隔離病房里煥放出春天般溫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