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喇叭、一部手機、幾位村民,這是很多村莊疫情防控的“標配”,建寧縣客坊鄉灣坊村也不例外。 2月6日,在灣坊村,村黨支部書記徐守文守在村口,笑著地對記者說:“回去吧,我們把村子給封了!” “封了?車和人都不能進嗎?” “是!安全第一!”他斬釘截鐵地說。 這段時間,外人不能進村,就連本村人也不能隨意走動,更不能聚集在一起。“各自在家里,就對了。”在一旁的村民徐守良拿著喇叭播放著方言版的疫情防控措施。 然而,就在幾天前,徐守良因聚眾挨了罰,但在他看來,這一罰卻挨得好。“保護村子,是大家的事!我是黨員,我要帶頭。”今年66歲的徐守良,受處罰后也想明白了,連夜從家中找出音響。第二天一早,他來到村民聚集的小賣部門口,放起了疫情防控知識。 不出門、不集聚,白事取消、紅事延期。“這樣的規定,剛開始大伙是不理解的。”徐守文說,正月初十,聽聞村民謝肇進的父親年事已高,行將就木,他趕緊對欲操辦白事的行為進行勸阻。 “當前形勢嚴俊,如果因你出了事情,你要如何面對父老鄉親?現在不給國家添亂,就是最大的盡孝。”多番勸導下,謝肇進也明白村支書的用心良苦,答應老人過世后絕不進行任何操辦。 “打好阻擊戰,還得有方法。”徐守文說,從初二開始,灣坊村干部就不曾停歇過。白天,村里喇叭響不停;晚上,村干部在聯絡微信群里,進行政策和防控措施宣傳,并了解村民家中物資情況,由村黨支部協調專人采購送達。 “此外,村口用木棍設置關卡!”徐守文說,這可是第一道關口,大伙輪流值班,村里在家的11名黨員,縣、鄉人大代表3人,貧困戶4人也主動投入到疫情防控中。用村民的話來說,他們并沒被病毒感染,而是被黨組織的那份真情感染了。 (三明日報建寧記者站 陳曉星 通訊員 吳東文)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