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聶,種蓮子的土地已經幫你流轉好,你可以放心了。”2月15日一大早,建寧縣濉溪鎮高峰村駐村第一書記謝煒祺就打電話告訴貧困戶聶河水這個好消息,并提醒說,“下田干活,千萬別忘了做好防護措施。” 聶河水,一家5口人。前些年由于缺乏技術,家里幾乎沒有收入。2014年,他家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政府的幫助下,2017年底擺脫了貧困的帽子。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但扶貧工作也不能落下。高峰村有貧困戶14戶44人,2018年底全部實現脫貧。每年一開春,村里都會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專門的幫扶計劃表,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 “謝書記,我想擴大種蓮面積,就是流轉不到地。”走訪中了解到聶河水的困難后,謝煒祺開始幫忙,最終在其他村民那里流轉到9畝土地。 “疫情發生以來,每天恨不得一天拆成兩天來用。”謝煒祺說,村里沒有武漢溫州的返鄉人員,內防壓力不大,但是外防任務很重。 高峰村是鄉村旅游勝地,往年春節期間,游客絡繹不絕,每天游客量可達1500人以上。 “今年形勢不一樣,一定不能讓游客進村。”村黨支部書記林常禮說,為了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正月初二他們率先在村口設置了執勤點,游客包括外村村民一律不得進村,同時嚴格落實本村村民進出村制度。 除了做好村口的執勤工作,謝煒祺還要做好宣傳工作,勸導村民“不聚會,不聚眾聊天,不辦紅白喜事”,并幫村民代買生活物資。 “開春了,一定要做好貧困戶的春耕備耕工作。”謝煒祺說,除了這些,村里去年已開工的項目要加緊復工,今年準備開工的項目得加緊籌備。 謝煒祺說,雖然累,但是只要在崗一天,他就會挑好身上的擔子,守好村子。 (三明日報建寧記者站 饒麗英 黃平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