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上午,在將樂縣光明鎮永吉村的鐵皮冬瓜種植基地,一輛載重32噸的大貨車停在基地,村民正忙著把鐵皮冬瓜裝上車。 福建吉瑞達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雷小玲告訴記者,這車鐵皮冬瓜是運到浙江的,上午還有一車25噸,下午另一車也是32噸。這次,鐵皮冬瓜順利銷出,得益于鎮里的干部幫了大忙。 雷小玲是將樂縣首批鄉土科技特派員,去年7月,公司和村民在光明鎮種植400畝鐵皮冬瓜、產量約300多萬公斤。由于保鮮期長、耐儲運、經濟效益不俗,鐵皮冬瓜在短時間內成為光明鎮的主導農產品之一。當地出產的鐵皮冬瓜主供黑龍江、吉林、重慶等省外市場,同時兼顧福州、廈門等省內市場,渠道則以線下批發為主。 “過年本來是蔬菜熱銷期,從來都是供不應求,去年第二季特別加種了面積。哪知道疫情襲來,鐵皮冬瓜銷路就成了問題。”雷小玲說。 疫情防控期間,受交通阻礙、線下批發市場關停、企業延遲復工、需求銳減等多重因素影響,當季果蔬等農產品面臨銷售困局。截至2月10日,全鎮仍有175萬公斤鐵皮冬瓜還沒賣掉。光明鎮黨委政府急群眾所急,打響了一場農產品“突圍戰”。2月11日,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對外發布鐵皮冬瓜供應信息,干部職工紛紛通過微信發圈,聯系從事蔬菜銷售的商界朋友、超市、批發市場等方式,尋求各方買家。 供應信息發出的第二天,鎮長林圣松便接到了來自永輝超市、海峽蔬菜批發市場等客戶訂單,賣出鐵皮冬瓜約30萬公斤。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楊羽接到福州客戶10萬公斤的訂單。 (三明日報將樂記者站 沙觀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