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2月27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吳火招)清流是福建省“鮮切花之鄉”,也是全國最大的鮮切花基地之一。2019年,全縣花卉種植面積達10663萬畝,全年實現產值6.7億元,帶動1000余戶花農人均增收2.65萬元。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型花卉市場關閉,物流及省際班車停運,導致原本為花卉銷售旺季的春節花卉需求量驟降,全縣花卉出現嚴重滯銷,造成較嚴重的經濟損失。 清流縣為支持花卉產業渡過難關,整合多方力量,積極引導花農開展生產自救,推動花卉產業復產。 給力,政策落細落實 “1個來月都沒賣出多少花,沒有辦法只能摘下來扔在地里,還好縣里面的幫扶,減輕了損失。”嵩溪鎮元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楊章文說,自己的5.25畝非洲菊,享受到了減免租用村集體花卉大棚三個月的租金,還有每畝500元的貧困戶補助,解了他的部分資金周轉問題。 2月14日,清流下發《清流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扎實做好“六穩”工作的若干措施》,涉及花農的6條措施,包括物流、種苗、保險、租金、貸款等方面的補助,各鄉鎮第一時間將政策通過微信、廣播、村村通、智慧音箱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種方式逐村逐戶宣傳到位,對各個村的花農種植面積及受災情況一一登記造冊,建立信息臺賬,并給予受災補助,為花農重拾發展信心。 對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經營、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花企、花農,各級各部門千方百計出招,元山村黨支部積極對接郵儲、農行等部門,通過擔保基金,為兩戶貧困戶一戶黨員大戶解決資金貸款28萬元;青山村、塘背村黨支部與工業園區企業主積極協調增設臨時工作崗位,安排20余名花農到企業短期務工,增加家庭收入;扶貧辦減免14個貧困空殼村村集體花卉大棚租金26萬元…… 據統計,全縣用于支持花卉苗木產業發展概算補助資金300多萬元。 ![]() 帶頭,發揮幫帶作用 2月27日,元山村黨員大戶劉建和正在自家大廳內包扎香水百合,總共8000多支,準備發往南昌。 “今天是大單,雖然價格才往年的一半,但是能賣一點算一點,總比爛在地里好。”劉建和種有20畝香水百合,25畝非洲菊,因受疫情影響,損失嚴重,但是他仍然積極開拓市場,主動對接經銷商,在銷售自家花卉的同時,還幫其他花農銷售。 在他的帶動下500扎、300扎、600扎的非洲菊銷售漸漸多起來,“能減少一點損失是一點,起碼對以后恢復生產樹立信心有幫助。”劉建和說。 為進一步發揮黨員、能人、大戶的帶頭示范作用,清流縣積極組建“黨員先鋒服務隊”,通過“1+1”、“1+N”等形式與花農結成幫扶對子,為花農提供精細化、保姆式幫帶服務,幫助花農解決在施肥、治蟲、銷售等方面的問題。 “疫情面前,雖然損失了這一季的花,但是大戶們積極幫助我,讓我對渡過這次難關充滿了信心。”元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巫土根說。 ![]() 溫暖,精準服務上門 “前期受疫情影響,花賣不出去,我們的指導就主要在花田管理方面,讓花農把成熟的花采掉,還要保持大棚內的通風,才會有利于下一批花的產量。”2月27日,嵩溪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曾玉清說。 嵩溪鎮是清流縣的花卉大鎮,為更好地推進花卉產業健康發展,減少疫情對花卉的影響,積極實施黨建引領的“花農吹哨、人員報到”工作機制,以鎮農業服務中心為主力,發動各花卉合作社為策應,花卉種植黨員大戶為先鋒,建立了支部+協會+黨員+農戶的服務模式,將服務花卉產業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花農。 工作人員每日深入村組、田間地頭,到各個花卉大棚中,為花農提供技術指導,并推出微信“坐診”,建立花卉產業微信群,線上為農戶答疑解惑50余次。 同時,為做好春耕備耕工作,供銷社積極調運、儲備千余噸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低價銷售給農戶,并根據農戶需求做到送貨上門。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