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城市名片背景資料一、風展紅旗如畫——三明原中央蘇區概況 三明地處閩西和閩西北,解放前分屬龍巖、南平等地,同屬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域,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四個出發地之一,是二十年紅旗不倒的革命老區,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進行革命實踐的重要區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 三明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1929年3月,紅四軍進入閩西地區,點燃了三明的革命火種。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蘇區。1930年春,古田會議之后,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轉戰贛南,途經寧化、清流、歸化(今明溪)等地開展革命活動。1931年初,紅十二軍與紅四軍一部,在三明開辟了寧清邊區和建寧西北游擊區;同年6、7月間,紅一方面軍建立了建泰將、寧清歸兩塊革命根據地。1933年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后成立閩贛省,有10個縣在三明境內。1933年7月至1934年2月,東方軍兩次入閩作戰,新辟了永安、大田、尤溪等大片蘇區,三明全域都成為中央蘇區。三明是中央蘇區的“東方門戶”。紅軍五次反“圍剿”都跟三明密切相關,第一次是籌糧籌款擴紅之地,第二次是決戰決勝之地,第三次是決策之地,第四次是指揮中心,第五次是中央蘇區東北門戶的重要屏障。在第二次反“圍剿”勝利時,毛澤東盛贊包括寧化、建寧、清流等東部縣為中央蘇區“東方好區域”。三明是中央蘇區“擴紅補給”的重要地區之一。三明是當時紅軍的重要活動區域和主要集結之地,三明蘇區人民每年為中央蘇區政府和紅軍募集“千擔紙、萬擔糧”和數十萬錢款,提供了有力的兵源、糧源和財源保障,特別是寧化縣籌集糧食950多萬斤、錢款近54萬元和大量被裝支援前線,受到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多次表揚。 三明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三明寧化是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四個出發地之一,《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版)《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注釋:“1934 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三、第五軍團(即紅軍第一方面軍,亦稱中央紅軍),從福建西部的長汀、寧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發,開始戰略性的大轉移”,當時從寧化出發的中央紅軍約1.4萬人。長征途中,三明籍紅軍指戰員大都編入紅三軍團第4師和紅五軍團第34師,分別擔任前衛和后衛任務。特別是在湘江戰役中,前衛紅4師傷亡慘重、損失過半。作為總后衛的紅34師浴血奮戰,大部分人壯烈犧牲。紅軍到達陜北后,三明籍戰士幸存的僅有76人,在冊革命烈士6610人,還有許多烈士沒能留下英名。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三明籍僅有4人被授予少將軍銜。 三明是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自1928年夏建立第一個黨組織之后,三明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拼搏,前赴后繼,堅持革命斗爭,延續革命火種,直到1949年解放,贏得了20多年“紅旗不倒”的贊譽。主力紅軍長征后,國民黨對蘇區人民實行最瘋狂、最殘酷的報復性屠殺和搶掠焚燒。全市被毀滅村莊295個,被燒毀房屋62016間,被滅絕戶12832戶,因饑餓死亡35968人,遭敵殺害7300多人,被敵人抓走5477人,下落不明9710人。即便如此,在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的領導下,三明各地留下來堅持武裝斗爭的紅軍、游擊隊,依靠蘇區人民的支持,運用靈活多變的游擊戰術,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后,堅持游擊戰的紅軍游擊隊與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統一整編為新四軍,共同開赴蘇皖抗日前線;以大田縣武陵鄉為中心成立了閩中工委,建立了抗日武裝,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武裝斗爭。解放戰爭時期,閩中工委創建的南(平)、沙(縣)、尤(溪)根據地和建立的革命武裝,帶領三明老區人民繼續斗爭,為配合解放軍解放閩西北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明是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三明進行過重要的革命實踐,共和國十大元帥有八位曾在三明戰斗生活過。 1929年和1930年,毛澤東、朱德四次率領紅四軍途經寧化、清流、歸化等地。1930年1月,毛澤東在三明豪情滿懷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如夢令·元旦》。1931年5月,在打破國民黨軍第二次“圍剿”后,毛澤東在建寧寫下了氣勢磅礴的《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毛澤東前后在建寧工作44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還深入駐地、深入群眾開展調研,現如今“荷花仙子不可辱”“多打農具少打瓢”等12個故事還被百姓傳為美談。 1929年3月至1934年5月,朱德率紅四軍先后多次進入大田、清流、寧化、泰寧、建寧等地,指揮紅軍取得了建寧大捷等一系列重大勝利。在建寧留下了“朱德的神被”“保護萬安橋”等許多生動的故事。1932年10月,周恩來率紅一方面軍取得建黎泰戰役勝利后,進駐建寧。此后,在三明從事革命活動長達一年二個月,起草發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取得第四次反“圍剿”勝利。 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今天的三明人民接過革命旗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全力以赴加快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全力推進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三明建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