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3月18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嚴士冬)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3月11日,在尤溪縣城關鎮一處100多畝的土地復墾項目現場,多臺大型農業機械穿梭,一派繁忙。“經過復墾后,準備種植水稻,目前已經完成耕作一半以上,過兩天就開始浸種催芽,為插秧做好準備。”承包方李銘旺說。 ![]() 尤溪縣是國家和福建省商品糧基地縣,每年可提供商品糧3萬多噸,今年已落實糧食和蔬菜種植面積近28萬畝。 眼下,春耕生產已經在尤溪縣由點及面鋪開。廣大農人采購好種子化肥,開始整地,灌水融田;涉農部門組織農機技術人員、農技專家,開展線上線下跟蹤服務,指導農機作業及田間管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鋪開別樣的春耕備耕畫卷。 ![]() 3月以來,在尤溪縣梅仙鎮下保村,多臺大型農業機械穿梭在田間地頭,開始灌水融田。尤溪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林祁到現場指導田間管理,他告訴農戶:“已經進入播種的好時機,灌水融田,可以做好秧地的準備了。” 在尤溪縣稻豐農機專業合作社里,工作人員已經開始育秧。“以前每人每天只能育1畝地的秧苗,現在流水線播種機1天可以育200畝以上的秧苗,而且出苗率能夠達到90%以上,效率高,質量也更好。”合作社負責人鄭世寬介紹,目前合作社有78臺大中型農業機械,涉及水稻生產的各個環節,年服務能力超萬畝。 ![]() 良種直供到村到戶、信息搭橋保障農資、農機服務貫穿全部環節……搶農時,抓生產中,農業現代化優勢突顯。目前,尤溪縣70家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陸續投入生產,已購買投入春耕機械1000多萬元,檢修農機具2500多臺套,為全縣春耕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增收保障。今年預計完成機械化耕作面積達26萬畝,機械化育插秧面積達10萬多畝。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