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wǎng)4月5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江月蘭)“總長,感謝您近2個月來對我的關(guān)心與鼓勵!”4月1日中午一時許,在歡迎的人群中,支援武漢抗疫凱旋歸來的鄧梅華與明溪縣總醫(yī)院總護士長黃君燕緊緊相擁,淚流滿面。此情此景,與2月4日為鄧梅華出征武漢儀式上的情景相似,不同的是,鄧梅華的馬尾辮已變成運動頭,面容消瘦了許多。 2月5日,鄧梅華隨福建專科護理隊抵達湖北武漢,入住指定的酒店,接受嚴格的防護培訓。 福建專科護理隊負責的是武漢東西湖客廳方艙醫(yī)院A廳中的B區(qū)、D區(qū),總床位230張,收治的是輕癥患者。 2月7日,該隊首批醫(yī)護人員進入武漢東西湖客廳方艙醫(yī)院A廳中的B區(qū),正式迎接第一批入住確診患者。鄧梅華是16位醫(yī)護之一。 “雖然經(jīng)過嚴格的防護培訓,但是第一次接觸診患者,心里難免有些擔心。”鄧梅華說。進艙前,隊員們在穿防護裝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互相檢查,確保防護到位。 武漢抗疫物資緊缺,為了節(jié)省防護服,隊員們每天都用上了紙尿褲,盡量忍著不喝水。 ![]() 援鄂工作很辛苦,但最辛苦的要屬值A(chǔ)班。最初,隊員入住的酒店離東西湖客廳方艙醫(yī)院有40分鐘車程。A班每天早上7:00交接班,每次當班,鄧梅華與隊友們凌晨4:30就得起床,匆匆洗漱后,吃過早點,5:00開始趕乘車,到了醫(yī)院后,馬上穿上防護服,戴護目鏡、手套……7:00,準時進艙,清潔消毒、測體溫、量血壓、心理輔導……中午1點,出艙,卸下防護裝,回到酒店已是下午3時。 口罩、護目鏡長時間的緊繃,勒得隊員們耳根發(fā)疼,常常壓破臉上、鼻子上的皮膚,每次脫下防護裝后,臉部又紅又腫。 "元宵節(jié)夜,我們總長黃君燕與我微信視頻連線時,看到我的額頭破皮、臉部紅腫,就立即請來了縣總醫(yī)院正在值班的皮膚科專家葉志強、曾東生前來會診。我真的很感動!"鄧梅華說。 2月14日,鄧梅華接班4小時后,感覺N95口罩和護目鏡勒得越來越緊,鼻子疼痛難忍,頭部脹痛,隨即惡心、眼花。隊友教她做臉部表情,緩解壓力。期間,2名隊員因胸悶、氣促、惡心、視物模糊,先后被迫出艙。 每個班只有十來個護士,2名護士已相繼出艙,工作量瞬間增大。"如果我也撤出,工作難以正常運轉(zhuǎn)。因此,我告訴自己一定堅持!"鄧梅華休息片刻,調(diào)整呼吸,身體稍微舒適后,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直至下一批醫(yī)護來接班。 同事的關(guān)心和病患的贊許為鄧梅華注入了強大的抗疫力量。 ![]() 一位50歲男性確診患者并無高血壓史,確診后,精神過于緊張,入院時血壓達到220,晚上沒法入睡。鄧梅華當班,陪他閑聊,為他介紹福建的風景名勝、民俗風情。漸漸地,患者情緒穩(wěn)定,有了睡意,室內(nèi)燈光太亮,每天,鄧梅華拿來了眼罩為他戴上,讓他睡個好覺。閑暇時,鄧梅華與隊員們輪流教患者學手語、做呼吸操,還教給日常生活中正確的洗手、戴口罩的方法。后來,患者血壓恢復了正常。出院時那天,他對鄧梅華豎起了大拇指,還與她拍了張合影留念。 一位老阿伯入住東西湖客廳方艙醫(yī)院后,覺得條件不好,一直鬧著要轉(zhuǎn)院,鄧梅華的悉心照顧感動了他。后來,他主動配合治療。出院時,他緊緊拉著梅華的手,流著淚說,“雖然看不到你的模樣,但我記住了你照顧我的用心。十分感謝!”他還主動加鄧梅華為微信好友。“明年,我?guī)闳ベp櫻花!”阿伯向她發(fā)出了熱情邀請。 “看著一個個病患相繼恢復健康出院,我們感到特別欣慰,覺得所有的艱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鄧梅華說。 ![]() 3月3日,農(nóng)歷二月初十,幾位隊友為她送上了一個別樣的農(nóng)歷生日。一位隊友找酒店借了個盤子,把4片巧克力派擺在盤上,用棉簽在上面寫上英文字母--“祝鄧梅華生日快樂!”,再拿了些酒店為隊員們提供的蘋果、橘子、紅堤、草莓等水果拼盤,制成了一個別樣的“生日蛋糕”,取一根小棉簽沾點點兒酒精,點燃了插上水果上,那便是生日蠟燭,唱生日歌、許愿、吹蠟燭……房間里彌漫著幸福與溫馨,鄧梅華感動得熱淚盈眶。 “支援武漢抗疫的日子里,有苦有樂,有喜也有憂。”鄧梅華說。自己最擔憂的是兩個兒子,常常在睡夢中聽到2周歲多的小兒子哭喊著找媽媽,每次,她都在睡夢中驚醒。第二天晚上下班后,便讓丈夫在微信視頻中讓她看看兒子,以解相思之苦。 |
相關(guān)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