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580.99億元,同比增長12.6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8.72個百分點。其中,3月當月貸款凈增52.06億元,為近年來單月最大增量。一季度,在全國上下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時期,我市貸款增量逆勢上揚,為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資金保障。 金融運行實現首季“開門紅”,靠的是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聯合發力。2月26日,市委接連召開金融機構支持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專題會、幫助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座談會,優化貸款結構,加大貸款投放力度,效果立竿見影。僅3月當月全市貸款凈增52.06億元,是上年同期增量的2.81倍,為近年來單月最大增量,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34.66億元,占66.58%,比上年同期高25.23個百分點,金融投向實體經濟比例進一步提升。 針對疫情期間我市出臺的疫情防控和企業扶持政策措施,市金融部門加強協調、指導、督查,督促各金融機構通過《三明日報》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確保增貸減費讓利等優惠措施落地,提前超額兌現信貸投放承諾目標。 全市各銀行機構也沒有放松,為企業“量身定做”一系列簡便快捷、優惠利率的專屬信貸產品,滿足不同融資需求,已累計發放各類貸款9.41萬筆,辦理轉貸續貸2.09萬筆、52.04億元,貸款展期585筆、4.11億元。降低疫情防控企業、受困企業融資成本,共為企業減免利息支出1535萬元。減少審批環節,推廣線上對接,放開小額支付限額,開辟“綠色通道”,簡化辦貸手續,做到優先申報、優先審批、優先放款,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企業項目貸款一般在2日內完成,最快當天完成送審、審批和放款。 (三明日報記者 朱丹宇 通訊員 林隆茂)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