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三明聯盟”成功完成7個非一致性評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預計年節約藥品費用1.24億元。 與本次所有參與集中帶量采購城市在用仿制藥采購價格相比,總體平均降幅69.52%,單品種最大降幅91.63%;與我市采購價格相比,平均降幅49.83%,最大降幅72.84%。以治療消化性潰瘍常用藥物注射用蘭索拉唑為例,參與集中帶量采購城市原采購均價46.35元,最高達80.38元,此次中選價格不到原均價的十分之一。 自2015年底組建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三明聯盟”以來,我市充分發揮聯盟帶量采購的優勢,量價掛鉤,以量換價,已完成3批藥品、6批醫用耗材的聯合限價采購,涵蓋臨床常用的藥品及高低值耗材,形成了較完整的采購目錄,切實保障了臨床合理用藥、用耗需求。 去年,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關于以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確要求“對未納入國家組織集中采購和使用范圍的藥品,各地要借鑒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經驗,采取單獨或跨區域聯盟等方式,在采購藥品范圍、入圍標準、集中采購形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形成國家和地方相互促進的工作格局”后,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三明聯盟”便試點開展非一致性評價藥品的集中帶量采購。河北省醫保局及“三明聯盟”的19個地市先期報量參與,并召開會議協商討論,充分照顧聯盟成員間用藥習慣、采購結算機制存在差異,對實施方案不斷調整優化。 7個非一致性評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成功完成后,打破了部分未過評仿制藥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打通了藥品流通的區域壁壘,探索解決了聯盟城市間部分仿制藥價格相差過大的問題,進一步促進藥價回歸相對合理區間,讓醫改紅利更多更好惠及廣大群眾。 (三明日報記者 劉莉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