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是寧化的重要經濟作物,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明崇禎版《寧化縣志》土產卷中就有種植生產薏米的記載,據《寧化縣物產志》記載,早在唐朝寧化建縣之初,就有客家先民在淮土、石壁等地栽培薏米,古時寧化人稱其為“彌陀粟”。寧化薏米色白、飽滿、圓潤、光滑,腹溝深,質堅實,粉性,味微甜,煮后糯軟、粘香、細膩、軟滑、氣馨甘爽,具有“糯軟甘甜、粘稠鮮香、柔韌爽滑”的典型特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藥用價值。長期食用可輕身益氣、健脾養胃、補肺清熱的功效,其成分薏苡脂是抗癌物質,對某些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寧化薏米”于2012年12月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2014年1月,寧化縣農學會薏苡種植基地被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評為“道地優質藥材(薏苡仁)種植基地”。目前全縣種植薏米3萬畝,以薏米為原料加工生產薏米仁、薏米紅曲酒、速食薏米粉、薏米糕餅、薏米根茶、薏米美容護膚品等6大類產品。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