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濱海和福建志愿者與找到的失散“寶貝”合影 陳順 攝 東南網5月2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何衛東 陳順 邱文飛)1963年出生的徐濱海是一名普通鐵路職工,現任永安車務段三元區站值班主任?!皩氊惢丶摇笔侵醒腚娨暸_的一檔公益節目,也是一個全國性的民間組織,徐濱海是福建“寶貝回家”志愿者負責人。 自2011年以來,他利用休班時間參與愛心志愿服務活動達五千余小時,幫助50多個家庭尋回孩子,他的壯舉溫暖了許多失散家庭。2019年徐濱海被評為“福建好人”,繼2017年榮獲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公司“平凡之星”之后,近期他再次入選2020年度集團公司“平凡之星”。 徐濱海在三明動車站布置志愿者開展防拐宣傳 陳順 攝 一次偶然感動,一次一生決定 2011年1月4日凌晨,徐濱海發現站臺上一名小孩在哭喊,便立即聯系剛開出列車列車長。原來是媽媽睡著了,孩子貪玩自己下了車。第二天清晨,媽媽哭著趕來緊緊抱住孩子的場面,讓徐濱海熱淚盈眶,他回頭就報名參加志愿者服務隊,幫助照顧回家路上的“小候鳥”。不久,徐濱海又在網站上看到“寶貝回家”民間尋親網站創始人張寶艷的事跡,深受感動,便申請加入“寶貝回家”志愿者大家庭。 徐濱海在辦公室填寫班組臺賬 陳順 攝 由于工作出色、任勞任怨,從2015年起徐濱海就被推選擔任福建“寶貝回家”志愿者負責人,管理和協調福建8000多名“寶貝回家”志愿者行動,并配合“寶貝回家”全國幾十萬志愿者行動。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成為“總調度”,因為他全身心投入,還招募了許多鐵路職工加入志愿團隊,發動福建片區志愿者參與車站春運志愿服務,配合尋找和送回走失的孩子,此舉為春運帶娃出行的旅客加上一把安全防護鎖。 徐濱海組織班組青年開展志愿培訓 陳順 攝 十年艱辛愛心,十年溫馨堅守 尋親活動之難、繁瑣,遠超出徐濱海的心理預期。 由于受助對象大多是兩三歲時與家人失散,他們對家人、對故鄉的記憶經過一二十年歲月變遷,只剩下模糊片段。徐濱海在尋親時挨過村民白眼、受過村干部質疑、坐過民警冷板凳,甚至被深山野狗追咬過。在志愿服務中,吃住費用都是他掏的,困了在汽車“旅館”打盹、餓了在路邊啃面包,這早已成了家常便飯。 最難的任務是做好接送尋親人與家人團聚以及采血比對DNA。2018年12月,為幫助一名貴州媽媽找到失散27年的孩子,徐濱海剛下班就從三明自駕車300多公里到武夷山給尋親人楊貴采血,并及時將血樣寄送到江西比對,幫助他們一家人團圓。2019年2月,徐濱海自駕車到莆田給尋親人何玉鉻采血,來回歷經7小時路程,通過血樣寄送比對圓了他們團聚夢。 累、忙碌、辛苦和辛酸并不可怕,一次次無果而終才是最沮喪的。當初與徐濱海同一批加入“寶貝回家”的100多名志愿者,現只剩下寥寥幾人還在堅守。徐濱海也曾想放棄,但受助對象失望甚至絕望的眼神和對親情的渴望,成為他將志愿服務進行到底的精神動力。2019年2月,徐濱海榮登“福建好人榜”。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