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沙縣總醫院放射科影像診斷中心,林先生正在等待家人做CT檢查。不久前,家人遭遇車禍,全身多處受到創傷,每隔幾天,他就要陪著來做CT監測身體狀況。 在過去,像林先生這樣的情況,不僅需要多次往返醫院,每次拍完CT還要排隊等待膠片生成,就診、拍片、取片,一套流程下來常常要花費幾個小時。“一共要來五六次,每次要拍十張左右,而且外出求醫或者復查的時候,每張報告都得帶著,一張都不能少。”林先生說。 而現在,在家人做完檢查后的24小時內,林先生的手機就會收到一條帶有鏈接的短信,點擊鏈接按照提示操作,或掃描診斷報告單上的二維碼,就能輕松獲取完整的原始影像和診斷報告。 “做完檢查,手機上直接就能查看,出去復查也不用擔心忘記帶或者丟了,真的很方便!”談起數字影像服務,林先生頻頻點贊。 除方便群眾就診外,數字影像服務在醫療上有著更大作用。 相比傳統膠片,數字膠片更加清晰,醫生可通過調節清晰度對比度對膠片進行窗寬窗位觀察、組織重建等專業處理,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同時,數字影像還能不限次數瀏覽和授權分享,只需將二維碼(鏈接)發送給對方,經過授權,專家可以在全球任何地點針對影像進行遠程診斷,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各地專家的優質服務,為轉診、遠程會診提供便利。 (三明日報沙縣記者站 許 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