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58個日夜,尤溪縣總醫院護士程賢芳作為福建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逆行出征,隨隊奮戰武漢中心醫院、金銀潭醫院,管理患者257例,累計治愈出院165例,交出了救治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優異成績單。 在她的后方,尤溪縣總醫院的醫護人員同樣奮戰在抗擊疫情的前沿陣地。“我也沒想到會肩負如此沉重的使命,這次經歷讓我對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守護患者就是我們的天職。”5月22日,雖然已經重回工作崗位1個多月,程賢芳始終難以忘懷武漢的抗疫時光。 并非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 “說不害怕,肯定是假的。”程賢芳說,1月27日剛到武漢時,面對沉悶壓抑的氛圍,空氣中彌漫的消毒水味,她的內心也有些緊張和忐忑,“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能做好。” 經過培訓,程賢芳隨隊先后進駐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進入工作后,就完全忘記了恐懼。”程賢芳說,治療、輸液、采集咽拭子標本、監測生命體征、巡視危重病人、調整呼吸機參數、給患者喂飯……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完成,注意力全部都轉移到工作上,“相比患者的生命健康,害怕、恐懼這些情緒微不足道。” “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有著共同目標,大家全力以赴,相互支持,分工明確,成為了默契無間的搭檔。”程賢芳說,每次進入病區時,大家都會互相鼓勁加油,并在防護服上為對方寫上名字和鼓勵的話語。 “大家精神高度緊張,體力消耗很大。”程賢芳介紹,連續的高強度工作,使隊友都感到疲憊,很多人需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但沒有人退縮,都選擇了堅守。在7天的休整后,3月2日,大家紛紛申請重返金銀潭醫院,“隊友有句話說得特別到位——我們并非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 3月3日,程賢芳和她的戰友獲批重返崗位,并在微信朋友圈里寫下:疫情不滅,我們不回。程賢芳深有感觸,每一天,大家都在和時間賽跑。 堅守崗位,為同一件事戰斗 程賢芳和同事吳孟獲先后馳援武漢,和時間賽跑,縣內的所有醫護人員同樣如此。 “疫情就是命令,我們有340名醫護人員請戰報名參加疫情救治后備醫療隊,爭上抗疫前線。”陳細芳是尤溪縣總醫院護理部主任,從抗擊疫情開始到現在,她一路看著同事披荊斬棘,“縣內感染科、急診科、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點等抗疫前沿陣地,每個人都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為同一件事戰斗,這是醫者的職責。” 感染科是全院危重之地,承擔著最重要的病癥防治與病患護理工作。感染科收治病人最多時有11個人,其中還有2歲多的孩子,每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為了應對防護物資緊缺的問題,醫護人員常常穿上防護服后不再喝水,直至完成當日所有的治療任務。”尤溪縣總醫院感染科主任鄭登達說,為了減少家人和其他密切接觸人員被感染的風險,醫護人員工作后沒有回家,就在臨時騰出來的手足口病病房休息,自我隔離。 從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到嚴防境外輸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醫護人員整整忙碌了3個月,先后為108名隔離對象做好服務保障。為降低感染幾率,醫學觀察組成員一值班就是24小時,而作為領隊,肖長茂備感責任重大:“除了日常的診療要做好以外,還要保障協調好隊員的生活,確保圓滿完成援助任務。” “都說我在前線戰斗,其實家鄉的同事也一直在一線奮戰。”程賢芳動情地說,正是有總院堅實的后盾,才能安心在武漢戰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十分驕傲與榮幸地成為眾多抗疫人士中的一員。 現如今,程賢芳接手鄉鎮分院感染管理指導工作,每天奔忙在不同的鄉鎮,分享武漢學習到的知識、經驗。“疫情讓我更珍惜這份工作,更喜歡這個職業。”程賢芳說,武漢抗疫的日子是自己人生中的寶藏。(三明日報尤溪記者站 嚴士冬 羅 姮)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